- 第1節 第一章
-
“僵尸國企”退出的障礙并非無法化解
改革確實比較復雜。例如要讓僵尸國企不生存,從理論上來說很容易,但如果真要把一個大國企關掉,它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執行的時候肯定會比較謹慎一些。第二個原因可能是,頂層設計方案做好了,但它最終實施的時候還是通過各個部門去落實,而各個部門的考慮和動力不太一樣,所以有時候不同的部門,政策推進差距很大。現在的有利之處是,有了頂層設計,那就可以進一步加強實施和落實方面的協調,共同推進。
就國企改革而言,如果是“僵尸國企”要被關閉、被兼并或被重組,政府擔心的無非是幾方面的問題:第一,如果工人失業,會不會有社會問題;第二,會不會有很多不良資產——銀行的不良貸款過多會導致問題;第三,一些地區的經濟增長可能會受到影響。
這三個問題,有可能導致改革推進變得非常困難。但反過來看,不推進的后果是什么?例如我們確實擔心失業問題,但通過支持一個本來已經資不抵債和產能過剩非常嚴重的企業繼續運行,來保證一部分人的就業,和直接用資金保障這部分人的生活,哪一個效率更高?答案顯而易見。
并且,目前我國有一定的社保體系,與過去什么都沒有的改革環境已大不相同。同時,與過去勞動密集型國企很多的情形不同,目前的很多大國企盡管規模很大,但是其實都是資本密集型的,因此就業的問題其實是能夠被化解的。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