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節 中關村創業大街為何急速擴張?
-
自從李克強總理在公開場合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國內就掀起了創業熱潮。在創業的潮流下,曾經風光一時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也蛻變成為“創新創業一條街” 。2015 年 10 月,中關村發布了“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 ,決定復制原來的運營經驗,建設全長 7.2 公里的“升級版創業大街” 。
據相關資料介紹,中關村創業大街規劃范圍南起白石橋、北至清華大學西門,涉及中關村核心區的 6 個街道以及中科院、北大、清華等著名高校院所。中關村和海淀區將以原有產業功能和環境設施為基礎,統籌利用房屋內部空間資源,重點培育和聚集創新創業服務功能。預計到 2017 年年底,中關村創業大街將成為創新創業、文化創意、科技金融等新型業態集聚區;預計到2020 年年底,中關村將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源泉,持續產生具有中關村原始創新、技術服務能力及商業模式創新優勢的創客群體和企業集群。
在建設中關村創業大街之前,人們對中關村的印象就是電子商品市場、互聯網公司等。而 2014 年,中關村創業大街正式投入運營,從此就貼上了創業的標簽。截至2016年年初,中關村創業大街已經借助創業東風吸引了3W咖啡、Binggo 咖啡、36 氪、飛馬旅、言幾又、聯想之星、創業家、天使匯等 37 家創業服務機構入駐街區,孵化創業團隊多達 600 個,其中包括 100 多個海歸團隊,有 300 多個團隊已經獲得融資,融資總額為 17.5 億元,平均融資額在 500 萬元左右。
如今的中關村創業大街已經初步形成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創業生態。而此次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升級一方面是對中關村商圈的改造完善,另一方面是為了打造更加完善的創業生態圈。
國家層面以及民間階層都在鼓勵年輕人創業,這是年輕一代的利好。作為年輕一代,尤其是“80 后”和“90 后”們,已經不滿足于朝九晚五、規律平靜的工作生活,而是希望通過創業,自己當老板,主宰自己的生活。在這些人的眼中,馬云、劉強東、馬化騰才是偶像。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創業創新更加成為一種主流。政府為創業者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環境,讓創業者離成功更進一步。對創業者來說,尋找創業方向、創業資金、創業合伙人等都是比較困難的事情,而中關村創業大街在他們眼中是一個神奇所在,因為這個地方讓創業變得更加簡單。下面,我們一起來看創業者選擇中關村創業大街的理由(圖 1-5) 。
1. 在試錯過程中找到合適的點子
試錯就是一個從不靠譜到靠譜的過程,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創業者孟德對此深有體會。為了尋找最好的創業項目,孟德在距離車庫咖啡最近的洗浴中心大廳沙發上睡了一年多。因為租房子比較麻煩,而睡在洗浴中心的沙發上每天只花費 30 元不到。起初,孟德做的創業項目非常不靠譜,中間換過很多次,直到做了“機友圈”之后,才慢慢成長起來,成為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原生公司。孟德表示,人都是在不斷成長的,自己也在不斷尋找新的方向。開始做的一些項目都不太擅長,后來發現工程機械領域使用社交平臺不太方便,便決定要建立這樣一個實名交易、知識分享的平臺。把之前擅長的和現在的互聯網結合起來,才能突出自己的優勢。
創業本身就是成功率很低的事情,而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出現大大增加了創業成功的概率。創業者最初可能會有很多新的想法,而中關村創業大街會幫助你不斷磨煉、優化,最后找到最合適的點子。
2. 找到合適的創業伙伴
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可以找到合適的創業伙伴是圈內人士都知道的一個事實。李云是呼叫云客戶端 APP 的創始人,技術出身,個頭瘦小的他在人群中一點兒都不起眼,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經歷了三次生死、兩次瀕臨破產的創業歷程。
2014 年,李云只身一人從東北來到中關村創業大街的車庫咖啡,尋找技術開發人員和合作機會。他給出的招聘條件是“可不要工資 + 更高股份期權” ,李云堅信: “只有在中關村創業大街才能找到那個適合的人。 ”盡管很累,可李云始終依靠頑強的毅力堅持著,因為李云把呼叫云當作自己的孩子,無論多艱難都要將其養大。后來,李云如愿以償,擴大了自己的團隊,與伙伴們并肩戰斗著。
3. 找到創業者的圈子
中關村創業大街將創業者聚集起來,打造了一個創業者的圈子。龔連勝是美爾貝網的創始人兼 CEO,每天晚上九點半到車庫咖啡里坐坐是他自 2014 年從西南來到北京養成的習慣。 “這里聚集了很多跟我一樣對創業有著無限激情的人,這里的咖啡館跟別處不一樣,沒有談情說愛,有的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討論創業經驗,喝的不是咖啡,是對生活工作的沉淀。 ”龔連勝稱。
對于龔連勝來說,創業是一條布滿荊棘的坎坷路,而中關村創業大街上每一個創業者都有與之相似的經歷,并且一個比一個慘。當你被困難折磨的時候,看看周圍同樣在堅持的創業者,或許會產生新的想法。2014 年年底,美爾貝獲得了 A 輪融資。龔連勝說: “相對很多中關村年輕的創業者,我還算是幸運的。我發現,幸運只不過是比他們多了一份對夢想的堅持。 ”
4. 找到更大的市場
“我們在這創業,我們在這融資,我們在這活著,我們在這死去……北京、北京,創業大街、創業大街……其實,我們還沒死呢,我們在這里活得很好。 ”
這是超級表格的創始人陳坤極自己改編的歌曲。
中關村創業大街為創業項目提供了天然的市場。因為在這里,中關村創業大街運營方可以成為用戶、天使可以成為用戶、咖啡廳可以成為用戶……通過這些機構,創業者可以把他們的巨量受眾變成自己的潛在用戶。
陳坤極帶領創業團隊從北京到上海創業,在上海創建了公司并得到 100 萬元的天使投資,半年后重新回到北京。剛回到北京發展時,陳坤極本想到京郊通州找個居民樓,吃住工作在一起,最后選擇了中關村創業大街。他們付出低廉的房租,卻獲得了最好的創業環境。陳坤極就這樣在 Binggo 咖啡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良好的人文環境使得他們的產品不斷取得發展,市場也不斷得到開拓。陳坤極表示,在中關村創業大街,你可以抓住的機會天然就多。
5. 找到創業資金
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只要你的項目足夠優秀,就一定能夠獲得天使投資人的青睞。石墨創始人吳潔非常感激中關村創業大街和氪空間。在入駐期間,他們獲得了黃明明、王嘯和洪亦修三位著名天使投資人共計 800 萬元的天使投資。
對此,吳潔表示, “創業很難、很孤獨,但自從我們進入中關村創業大街,很少感覺過無助。也許有坎兒,但在這個大家庭里,有你們,讓事情變得簡單了一些。內心非常感激氪空間,希望有一天,石墨能用力所能及的成就回報大家。 ”曾經在車庫咖啡創業的段利軍也已經成功獲得融資。盡管段利軍已經搬離車庫咖啡,但每周回幾次“家”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6. 享受免費的一站式創業服務
中關村創業大街創業會客廳是運營商舉辦活動、提供創業服務的地方,其中包括注冊公司、科技金融、人力資源、政策服務、知識產權等服務。中關村創業大街運營商海置科創董事長姚宏波說: “我們通過對創業者需求的分析,設置了相應的服務窗口。通過市場化運作,找來各領域最適合的機構,為創業者免費提供服務。 ”
比如,在中關村創業會客廳法律服務窗口處張貼著一份免費服務清單: “經營項目合法性審查、投資產業合規性審查、公司設立相關法律咨詢、發起人協議制作、制定人員招聘簡章、勞動法律咨詢……”21 項免費法律服務幾乎將創業者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全部覆蓋。據該窗口的服務商北京龍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南智軍介紹,每天接待的創業者有十幾位,他們遇到的問題有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創業環節。通過厘清創業中的法律關系,創業風險大大降低。
創業切入點是否準確而符合潮流的趨勢是能否創業成功的關鍵。移動互聯網的浪潮給“80 后”和“90 后”創業主力軍帶來了新的契機。作為互聯網“原駐民”的他們,更了解互聯網時代用戶的需求,在中關村創業大街急速擴張的當下,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遇。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