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 從數字中萃取驚人的效率
-
數字是不能憑空捏造的,它代表著事實,也象征著具體、真實的事物。因此,我們現在所做的,正是美軍一直追尋的—有意義的數據和事實分析。它能讓人們做出及時、高效的決策,令人信服。
—查爾斯·桑頓
在桑頓建立的“數字帝國”里,數字與文字同等重要。它不是憑空捏造,而是在一堆復雜的戰事中,找出細節,使人們接近事實的真相。這正是美軍將領一直追尋的東西—有意義的統計和事實,并依此做出及時的決策。
桑頓第一次見識到數字的力量有多么驚人,是在一份代號為“110”的報告中。這份報告由哈佛大學會計學助理教授麥克納馬拉起草,他的任務,就是為航空隊建立一個系統。麥克納馬拉和同事梅斯花了三天的時間制定系統的報告,報告除了需要部隊每天提交一份關于飛機機種、型號、編號的記錄外,還要詳列每天飛機的數目、部署情況、使用情況和所在位置。雖然這只是一份簡單的記錄,但事實上,它匯聚的信息和數據使桑頓在部署行動時有理有據。后來,“110”報告成了陸軍航空隊制定一切決策的基準。
從此,數字管理成了陸軍航空隊統計管制處管理革命的開端,麥克納馬拉和其他的數字專家們從中找到了最有效率的方法。例如,他們計算好機員人數和飛機數目,排出時間表后發現,44艘艦艇和3200名水兵能完成的工作,只用10022架飛機和120765名航空隊人員也能做到。
在減少B-24轟炸機產量的問題上,桑頓小組也立了大功。B-24轟炸機由于“面貌兇惡”,體型龐大,被稱為最具有殺傷力的轟炸機之一。但是,桑頓卻根據統計分析的結果發現,不被眾人看好的B-17轟炸機在整體性能上明顯優于B-24。理論上,B-24在空戰中極少遭到嚴重損壞,且相比B-17,它能攜帶超過50%的炸彈。但桑頓小組卻認為,B-24之所以屢戰屢勝,是因為它的飛行距離較近,這就大大提高了戰士的作戰氣勢,減少了傷亡。一旦B-24受損,機組人員成功飛返的幾率將比B-17少得多。此外,B-24還有一大弊端—漏油,只要有微光火星或者有人點煙,飛機必將粉身碎骨。
戰爭末期,美國軍方決定將B-17和B-24轟炸機都運往太平洋戰場,一舉擊潰日本。但桑頓所在的統計管制小組又提出一份驚人的數據報告。報告顯示,B-17和B-24轟炸機協同作戰投下2800萬噸的炸彈,需要花上90000個小時,而B-29轟炸機完成同樣的目標,只需花費1.5萬小時。結果表明,B-29轟炸機除了1年能節省2.5億加侖的汽油外,還能減少70%的機員傷亡率。最終,美國政府中止了這項計劃,不再往太平洋調派B-17和B-24轟炸機。
桑頓小組之所以如此強調數字的意義,在于這一體系不折不扣分析事物的能力。它能讓人從圖表上一眼看出他們的發現,并告訴指揮官接下來應當采取哪些行動,如何作戰,如何取得勝利。這群統計管制處的后勤英雄,用數字模式協助美軍打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福特公司,他們同樣用控制科學管理技術引導美國工業動力的態勢。
在福特期間,麥克納馬拉對銷售情況、經銷商的產能和廣告投放都要求用數據說話。事實上,盡管當時的底特律汽車工業飛速發展,但卻沒有一個人能說出,一輛車到底是如何賣出去的,為什么這一款比那一款要賣得好,有沒有可量化的數字、可控的方法。從未有人做過這方面的數據分析和統計。
但在麥克納馬拉看來,一切事實都是可以量化的。他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讀者文摘》的半數雜志上刊登廣告,然后讓手下統計讀者群,計算看過福特廣告的人和沒有看到的人,買車的情形會有什么變化。結果表明,廣告的確能對銷售量產生作用,29美元的廣告費用,讓福特賺回了180美元的利潤。
很多傳統觀念告訴我們,有些東西是可以量化的,而有些東西不能夠量化。比如,一個書法家每天寫了多少字是可以量化的,數數字數就知道了,而寫字的優劣是沒辦法量化的,因為每個人欣賞眼光不一樣;一個魚缸里有多少魚是可以量化的,數數就知道了,而整個地球的海洋里有多少魚是沒法量化的,實在沒辦法去估算。現在,需要轉變這個觀念。
只要能夠找到觀察問題的方式,并從一個新的角度去衡量它,不管從這個新的角度衡量它到底精準度如何,只要它能讓我們知道得比以前更多,那么它就是一種可行的量化方法。實際上,對那些看似不可量化的東西,人們總能找到相對簡單的量化方法。
一個不懂得量化管理的人,經常會這樣說出自己的困惑:
我怎么知道產品受不受歡迎?
經過一系列宣傳后,我怎么知道這次宣傳效果好不好?
產品進入穩定期后,我怎么知道主要用戶是哪類人群?
我怎么知道產品的用戶體驗如何?
通過數據。
沒有數據的運營,是少了一只眼睛的美女。因為在運營前期的user story建構,導流量,產品反饋,用戶調查,一切的一切都是在“規劃”的指導下進行。這個規劃很美好,很理想,也很想當然。因此運營需要用事實來證明這個想法不只是空中樓閣,這個事實就是數據。
亞馬遜的貝索斯是一個極推崇“用戶中心”的人,因此他也是一個極關注數據的人。據說,亞馬遜一天會用幾百種不同的算法來為用戶推薦商品,并從中分析用戶反應。也許很多人都沒有關注過亞馬遜首頁上的一個細節:購物車原本在左邊,后來移到了右邊。這是頁面設計師的審美變化嗎?不是,亞馬遜通過這種改變分析用戶使用購物車的習慣,通過試驗結果得來的數據優化UI設計。
一個健康的產品和一個健康的人一樣,有各種指標。基于數據說話會讓你的運營更有底氣。因此我們要定期—每天、每周、每月都對產品做體檢,看它的數據指標。在亞馬遜,沒有數據支持的提案通過的幾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計。聽說那里員工的口頭禪不是“我認為”,而是“數據認為”。
讓我們再回到最初的問題,企業管理者該怎樣運用數字工具呢?如果不懂得利用的話,無異于守著金山、銀山,卻能活生生餓死。
360度反饋評價作為績效管理的一種新工具,正被國際知名大企業越來越多地使用。據調查,在《財富》雜志排名前1000位的企業中,已有90%的企業在使用不同形式的360度反饋評價,比如摩根士丹利、福特、迪斯尼、西屋、美國聯邦銀行等,都把360度反饋評價用于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
與傳統的評價方法相比,360度反饋具有如下優點:
1.多渠道
360度反饋評價法是一個多渠道的信息反饋模式,與傳統的只有主管和員工兩人介入相比能夠發現更多的成績和問題。它不僅重視員工的工作成效和結果,或對組織的貢獻,而且也重視員工平常的工作行為表現。
2.客觀
基本可以避免由主管一人評價導致的各種主、客觀偏差,員工對評價結果容易信服。
3.準確性
如果從上司、同事、客戶那里都得到同樣的信息,如服務態度較差,那么這個信息是比較準確的,員工更容易接受這條反饋意見。
4.匿名考核
為了保證評價結果的可靠性,減少評價者的顧慮,360度反饋評價法采用匿名方式,使考評人能夠比較客觀地進行評價。
5.共同參與
由于同事平時朝夕相處,因此有較多的機會觀察,對每個人的表現都十分清楚,他們的評價將可提供給主管作為重要參考,另外授權給員工讓其參與考評,不僅使他們有參與感,更可以將他們訓練成為未來的優秀主管。
6.提升組織效能
通過全體成員參與的方式,達到激勵員工的效果,通過運用這些正確、客觀、有效的訊息,不但可以指出員工個人本身的優缺點與未來努力的方向,而且可診斷出組織目前和將來可能面臨的問題,進而謀求解決之道。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情都是過猶不及,數字同樣如此。管理者信賴數字,但不能迷信數字。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