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 第四章
-
靜信曾經如此比喻過外場村的地形,如槍尖的三角形地帶就像地圖上的箭頭直指北方。三角形的頂點就是北山,寺院就佇立在北山的半山腰上俯視全村。從北山 延伸出來的山脊截斷村子的西側,再硬生生地劃出一條弧線將村子的南方孤立起來。箭頭的中心軸是東邊的山脊,谷川沿著山脊一路順流而下。與北山互相對峙的南 山對面有一條國道貫穿其中,再往南走就是公路,這里也是外場村南邊的地界。
從靜信所在的山門往下看,可以將整個村子一覽無遺。以寺院為起點往左右延伸的山脊形成一個大口袋,將田地與人家圍繞其中。有些地方只有幾戶人家,有些 地方則形成一大聚落,愈往南走地勢愈低,人口也愈密集。從山上往下俯視,整個村子就只有一個巴掌大小,村民們就在這塊小小的土地上生活。
就在靜信瞇起雙眼看著山腳下的村子時,耳邊突然傳來一陣速克達凄厲的引擎聲,接著就看見僧侶鶴見沿著半山腰的羊腸小徑一路騎上來,從鐘樓旁的入口進入 寺院。頭戴安全帽身穿僧服的鶴見向靜信點頭致意,騎著車穿過寺院前的廣場。靜信點頭回禮之后,將視線拉回石階,開始專心地清掃地上的落葉。
早課的誦經結束之后,鄰近寺院派來支援法事的阿角終于現身,光男的母親克江這時也到廚房幫忙。快到中午的時候,原本休假中的僧侶池邊也回到寺里。
結束一天的工作之后,靜信來到位于寺院一隅的道場,在入口處巧遇剛從廚房端著茶杯和茶點走出來的母親,背后的光男正提著一只裝滿熱開水的茶壺。道場的和式拉門敞開,大約有十五名信眾正在里面休息。
“感謝各位的幫忙。”
走入道場的靜信低頭行禮,美和子也跟著跪坐在地上向大家致謝。
“忙了一整天,大家一定累了吧?寺里備有粗茶淡飯,聊表心意。”
美和子說完之后,向著桌旁的所有人深深一鞠躬,對打斷眾人談話的行為表示歉意。忙了一天,有些人甚至連圍裙和掛在脖子上的毛巾都還沒有拿下來呢。
大部分村民都會在自己家里舉辦法事,不過也有一些家里不方便的信眾會將法事的地點移到寺內。村子里沒有專辦外燴的人,因此寺院就得打理所有人的晚齋。 平時光是整理寺里寺外的環境就忙不過來了,每到舉辦法事的時候,人手更是嚴重不足。辦神事的時候村子里會組織委員會來統籌一切,事先將所有工作分配妥當; 然而一般的法事卻無法如此,只能仰賴虔誠的信眾自動自發地前來幫忙。
“副住持挺辛苦的呢,送蟲祭之后就一直忙到現在。”安森節子堆起滿臉笑容,“夫人也累了吧?”
美和子搖了搖頭。
“在大家的協助之下,這場法事總算是功德圓滿。”
“哪里哪里,只怕夫人會嫌我們礙事呢。”
說完之后,節子發出一陣刺耳的笑聲。她是信眾代表之一安森德次郎的后妻,還不到一心向佛的年紀,不過卻率領眾多女信眾提供寺院強而有力的支援。今天的晚齋就是她和其他女信眾負責的,從材料的準備、飯菜的分配到事后的收拾,全都由她們一手包辦。
“這種忙碌的情形恐怕得持續到盂蘭盆節吧?明天的時間不也排得滿滿的?”
美和子對節子報以溫柔的微笑,表示贊同。
“既然如此,明天同一時間再到這兒來集合吧。”
節子話聲剛落,就有九位女信眾用力地點了點頭。
其他老人家則將注意力轉向正為大家倒茶的光男。
“光男先生,明天有什么幫得上忙的地方?”
“通往墓園的小路好像快被雜草淹沒了,明天我們來除草如何?”
光男喜不自勝地露齒微笑。
“說的也是。盂蘭盆節就快到了,我正想找一天來除除草,美化一下墓園呢。”
習慣土葬的村民并不會為死者特地修墳,不過有些信眾并沒有埋葬死者的墓地,因此還是有部分村民選擇將死者的遺骨送到這兒來修墳供奉。寺院西邊的山腰就是墓園的所在,維持墓園的工作對光男來說并不會特別吃力,光是他一個人的力量就綽綽有余了。
“那我們明天就來除草吧。”
“每天做一點的話,應該趕得及在盂蘭盆節之前完成。”
老人們竊笑了起來。美和子向那些人深深一鞠躬。
美和子的父親是鄰近寺院的住持,后來經媒人介紹她嫁到了這里,出自神職世家的她當然知道經營寺院的辛苦。然而這里與只有兩百信眾、勉強足以糊口的娘家 不同,美和子出嫁之前就聽說鄉下地方的寺院規模都非常龐大,然而直到嫁過來之后,才發現情況完全超乎自己的想象。晚婚的丈夫年紀與自己相差甚遠,兩人之間 只育有一子。神職家族最要緊的就是人丁旺盛,偏偏家族成員只有三人,再加上鄉下人的經濟能力都不是頂好,光靠香油錢的收入根本不足以雇用其他的人手。若沒 有這些好心的信眾們持續不斷的義務幫忙,這座寺院早就經營不下去了,因此美和子內心總是對他們充滿無限的感激。
這時,一名叫做竹村吾平的老人家開口說話了。
“昨天……不,應該說今天才對,聽說有輛卡車開了進來。”
“卡車?”幾位老人重復了這個字眼。
“剛剛松尾老爹來幫忙除草的時候,說是搬家公司的卡車。”
“咦,難道是兼正那里?”
節子的口氣有些訝異。在北山與西山的交會處,有間竹村家的房子,當地人習慣將那棟房子稱為兼正之家。竹村家的房子被拆毀之后,又在原地建了棟有些詭異的房子。那棟新房早在梅雨季節就建好了,卻一直沒人搬進去住。
“其實是游行眾看到的。他們將送蟲祭的稻草人焚毀時,看到有輛卡車開了進來,沒多久就掉頭回去了。”
“松尾老爹的大兒子也是游行眾之一嘛。焚毀稻草人的時候看到的?那不就是三更半夜的時候?”
“就是說啊。”
靜信微微蹙起雙眉,因為他也在黎明的時候從窗外看到村民口中的車子。那種時間不應該有車輛出入村子才對。
“一般人不會挑三更半夜的時候搬家吧?”
“會不會是走錯路了?”
光男從旁插口,不過節子對他的說法似乎有點不以為然。
“怎么可能會走錯路?”
靜信贊同節子的說法。沿著溪流開辟而成的村道與國道交會之后固然形成一個三岔路口,然而兩者之間的差別十分明顯,一眼就能辨識出來。
吾平也點了點頭:“一定是走錯路了,否則怎么會立刻掉頭呢?不過后面還跟著兩輛車,這種組合倒是有點奇怪。”
“如果沒有掉頭的話,就會直達兼正的家了。”光男也同意節子的說法。
“那棟房子也建好一段時間了,一直沒人搬過來。房子的主人到底是誰啊?”
“誰知道呢,門牌上面又沒寫。當初重建的時候,也是請外面的建設公司來施工,跟外場村一點關系也沒有。再加上沒有人知道房主的來歷,我猜八成是從東京來的外地人吧?”
節子家是村民口中的土木公司,專門承攬房屋的修繕工程,村民的房屋要整修的時候,一定會找安森工業。想到這里,靜信突然發現那戶人家跟安森工業沒有任何關系。
節子看了靜信兩眼,露出詭異的笑容:“只希望別是太奇怪的人就好。那個不知道打哪來的工坊人家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連那種人都能接受,世界上也找不出其他的怪人了。”
“男主人好像姓結城?”
“哦?沒什么印象呢。”節子故意擠眉弄眼,做出十分夸張的表情,“一家人有兩個姓氏,不嫌太麻煩了嗎?”
靜信不禁苦笑。這時,吾平又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