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 體系的完整性
-
崇拜信仰(淵源)
天人合一(理論依據)
符號系統(天垂象、工具)
占筮推演(了解天意)
解說天意(主體思維)
道德實踐(實踐)
構建和諧(理想)
《周易》的體系結構是完整的。這是操作層面的結構,將來我們講哲學觀念的時候,還要講它內在的理念結構。
首先,與《周易》有關的一切行為都發生于“萬物有靈”的觀念、“天命觀”的崇拜信仰,認為天是有意志的,天是有道德的,人要以天為師;而且天可以影響人,可以決策人,可以獎勵、懲罰人。在我們今天來看,這在哲學上是說不通的,我們認為天就是自然天,不存在這種有意志、有道德的天,但是在《周易》產生的時代,“天命觀”是人們普遍的信仰。
最初這可能產生于一種宗教觀念,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之中,它就有可能成為一種工具,有可能成為人們(包括天子)行為的一種約束。比如日食、月食、水災、旱災,當時人都不認為這是一個純粹的自然現象,都和天意聯系起來。《周易》的發生,首先是源于“天命觀”,認為天意決定一切。
第二,當時的思想家、政治家、巫師以“天人合一”作為理論依據,認為天人是一體的,人是天的組成部分,人必須按照天的規則行事,天的運行是剛健的,人也應該自強不息,人得遵從天意。
第三,“天垂象”,天意是通過“象”,是通過《周易》這一整套的符號系統表現出來的,《周易》的卦象、爻象都是了解天意的工具,這就是符號系統。圣人就通過這套工具,依循種種規則進行推演,來預測你的未來。
第四,就是占筮推演,這就是了解天意的過程。用五十根蓍草分組去數,十八遍之后算出跟你的占卜緊密聯系著的卦象或爻象,這就是通過推演來了解天意。
第五,就該依據推演出來的卦、爻辭解說天意了。注意這個環節,前面崇拜信仰,這是最初的發生,有這樣一種信仰,但是在解說天意的時候,就已經融入了解說者的主體的思維,融入了人謀。人的解說是按照天的一種提意、一種暗示、一種象征去發揮。如果這個天意是固定的,那就按照一種解釋就可以了,那為什么還說“觀象由人”“吉兇由人”呢?解說者還要根據問卦人的具體情況來給他做一個比較準確的預測。解說天意的過程中,既決定于解說者的明察程度,更決定于占卜者的現狀處境與他個人的道德修養,因為解說天意主要是根據占卜者的情況來解說卦爻辭。
第六,就要落實到道德實踐上了。中國的哲學不是純粹的說理,而是面向人生、面向現實,引導你的道德提升,指導你的道德實踐,這就是實踐理性。
最終要想達到什么目的呢?構建和諧。“天人合一”既是理論依據,是出發點,也是最后的理想社會的最佳境界。這“天人合一”包含多重含義,有自然與人的和諧,有人與社會的和諧,有人與家庭的和諧,也有人自身的欲念與行為的和諧。所以我們現在提出構建和諧社會,這是大智慧,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觀念。
從《周易》操作系統來看,從理念到解說,到實踐,到最后的終極理想的追求,是完整的體系結構。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評價:表情: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