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很喜歡馬丁•路德•金那句“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視為座右銘,并自我總結出“人因夢想而偉大”的至理名言。
18歲那年,一部名為《硅谷之火》的著作令雷軍熱血沸騰,他從此確立“創辦一家世界一流企業”的夢想。他說:“開始時只想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后來逐漸明確為理想。一個人能夠消費的財富是有限的,唯有理想才是保持后勁和激情的動力。缺乏方向的生活會讓人覺得很郁悶,而理想不但讓人充實,也會使人在奮斗過程中不受欲望的干擾,在眾多的誘惑面前不至于迷失方向。”
雷軍描述理想的話語聽起來似乎“冠冕堂皇”,但不可否認,他確實以行動證明,“人因夢想而偉大”。
我們正處在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成功的故事時刻都在上演,像電影鏡頭一樣記錄這個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感人畫面和經典臺詞時常令人熱淚盈眶。不過,幾乎所有成功心得都可以用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的一句臺詞總結:“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想告訴你,‘你也成不了大器’。如果你有理想的話,就要去努力實現。”
雷軍也喜歡這句臺詞,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人因夢想而偉大。”
2012年11月14日下午,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望京的小米科技有限公司會議室里人頭攢動,身為小米公司CEO的雷軍正在興致勃勃地向到場的記者展示最新產品——小米盒子。當這款能夠連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的機頂盒展現神奇魔力時,很多人卻在心里打上這樣一個問號:雷軍到底在想什么?
在過去幾年里,這個問題經常被人問及。小米科技先是進軍系統,接著又做手機,人們將這些舉動視為雷軍這個程序員的華麗轉身,但是接下來小米科技的一系列動作卻讓人迷惑不解,因為它們不僅賣手機,還在賣遙控汽車、遙控飛機、音響、電源,甚至還賣手套,如今它們又盯上了機頂盒,這家公司到底要做什么?
雷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經說過:“很多人看不懂小米,認為我們是一家手機公司,也有一些人看得一知半解,將我們定位成一家移動互聯網公司,在我看來這些都不是,我們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家品牌公司和文化公司。”現如今小米已經成為手機行業內的知名品牌,而小米的獨特文化也正在逐步樹立,但是這一切都不影響雷軍從程序員蛻變成行業領導者。
雷軍出生于湖北省仙桃市,幼年聰穎過人,喜歡詩詞歌賦和下圍棋,對詞人李煜頗有研究。1987年參加高考時,為了和自己的好友有更多的共同語言,雷軍毅然選擇了武漢大學計算機系,從此與程序結下不解之緣。
對于性格相對內向的雷軍來說,電腦給他打開一扇神奇的大門,在那個神奇的國度里他像一個國王一樣主宰著一切,每一個字節、每一個比特都如同他的臣民一般,記錄了他的奇思妙想。那個時候雷軍對于程序的熱愛近乎達到癡狂的地步,每天他總是第一個到教室,然后又是最后一個離開,為了學到更多的程序知識,他甚至改掉了自己午睡的習慣。
功夫不負有心人,雷軍在大一時編寫的PASCAL程序,在他上大二的時候便被武漢大學編進了大一的教材中。雷軍的聰明和刻苦也引起了老師的注意,一些老師還特意找雷軍幫助自己做一些課題,這給雷軍接觸電腦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最多的時候他手中有三個老師機房的鑰匙,他可以隨時隨地用它們編寫程序。
計算機并不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它更多強調的是實踐,雷軍有了大把的實踐經驗后,很多課程對他來說便變得輕而易舉,短短兩年時間雷軍就完成了大學四年的全部課程。由于成績出色,雷軍席卷了武漢大學的所有獎學金,比如“挑戰者”大學生科研成果三等獎、武漢大學三好生標兵、光華一等獎學金,以及兩次湖北大學生科研成果一等獎等榮譽。
過硬的知識不僅為雷軍在學校爭得無數榮譽,也讓他在武漢的電子一條街嶄露頭角。當時街上的一些老板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會到武漢大學請雷軍幫忙,時間長了雷軍和很多老板成了熟人,也成了這條街上的知名人物。除了雷軍,在電子一條街還有一位編程高手——王全國。那時,雷軍和王全國時不時在一起編寫程序,兩人也因此成了莫逆之交。
1990年,大三在讀的雷軍和同學馮志宏一起編寫了商業軟件“免疫90”,這款小小的軟件前后賣出幾十套,雖然雷軍只賺了區區幾百元,但是卻就此走上了程序員的道路。大四時,雷軍與王全國、李儒雄一起創辦“三色”公司,主要工作就是仿制漢卡,但是“三色”沒堅持多久就倒閉了。
1992年,畢業一年的雷軍為了繼續自己的“編程夢”,毅然離開了待遇豐厚的科研所,加盟金山,成為北京金山研發部經理。這個時候寫程序便不再是愛好,而成為雷軍生活的全部。
寫程序實際上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它不僅十分耗費腦力,同時對體力也是一個考驗,可是雷軍就是愛上了這樣的生活,并樂此不疲,有時候他甚至想就這樣一直寫下去,因為這才是他最擅長、最喜歡的事情,而管理工作卻并不能激發他更多的熱情。
雷軍也曾經茫然過,真正的商業化軟件追求的不僅僅是軟件的完美性,更多的時候它需要符合市場的需求,這對程序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沒有想法的產品不會得到社會的承認,同樣它也不會給社會創造財富。想明白這一點后,雷軍開始逐漸從編程角色中走出,更多地參與到公司產品的設想和管理中來。
雷軍是一個凡事都追求極致的人,做程序員如此,做管理也同樣如此。雷軍在負責金山軟件開發小組的工作時,每天從9點開始投入工作,一直要待到晚上11點左右才會離開公司,而且他本人的講話又非常具有煽動性和說服力,所以在金山內部雷軍有著非常高的威望。一些接近雷軍的人不止一次公開評價他,說他只適合做老大,但是雷軍卻從來沒有想過奪權,他對求伯君一直以來都保持著極大的尊重。
金山公司成功地將雷軍塑造成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可在金山最為輝煌的2007年,雷軍卻選擇了離開。個中原由這里拋開不提,但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雷軍真正地走上了當“老大”的道路。他先是投資了幾家公司,并在這些公司里擔任要職,但那個時候的雷軍更像一個天使投資人,他對企業有著絕對的掌控力,但是卻很少管理企業的日常事務。
小米科技成立后,作為發起人雷軍成為公司的CEO。直到這個時候雷軍才真正地回歸到管理崗位中來,成為當之無愧的“老大”。“老大”雷軍決定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把手機做到“另類極致”。所謂“另類極致”是因為喬布斯把手機體驗做到極致,小米是把手機的硬件配置做到極致。小米M1剛剛發布的時候,幾乎所有硬件配置都大大領先于市場上的其他手機,小米用戶和粉絲將M1稱為手機神器。
小米上市后可謂是異軍突起,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成為國內手機行業的新貴,傳統手機業巨頭華為和中興紛紛敗下陣來,小米的高配置開始引領行業潮流。與此同時,其他互聯網媒體也開始紛紛介入手機行業,但是卻沒有哪一家能像小米一樣迅速獲得大眾的認可。
至此,雷軍身上的程序員烙印已經逐漸褪去,他正在引領著中國的手機行業走向一個新的方向——移動互聯網。這時你已經很難說清他到底是手機行業的領袖,還是互聯網行業的大佬,但不管哪一樣雷軍都稱得上是一位偉大的行業領導者,因為只有領導者才會嘗試創新,在此之前,你見過哪家手機品牌賣過手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