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 降落人間的天使——給予型人格
-
如果你具備了下列的特點,那么有可能就是給予型人格:
當你小時候,特別討人喜歡。可能你各方面都不出眾,但你知道怎么樣贏得父母及家長的關注,怎么樣讓他們快樂并喜歡你。當你和小朋友玩耍時,如果別人想要你的玩具,盡管你自己也非常喜愛,但還是將它讓給別的小朋友。當你在馬路上遇到不熟悉路的人,你會熱情地指點。如果對方找不到,你可能會直接將其送到所要去的地方,即使上班遲到了,你也不后悔,且認為這樣做很值。
你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把他人的需要放在首位。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你幫助別人,覺得這是正常的。若是能幫助而沒有幫助,你會非常自責。你不太清楚口袋里具體有多少錢,可能只知道一個概數;公司里,你的辦公桌布置得最溫馨;你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買家居飾品布置家;在朋友的聚會上,你總是會幫別人夾菜、盛湯,因為你享受這樣的過程。你行動反應速度通常比較慢,雷厲風行不是你的風格;你目光柔和,說話時聲線較低,聲音較輕,語速較慢,語氣婉轉,唯恐用詞不當會傷了別人;你喜歡群體生活,對人對事的喜惡并不十分明顯。你是一個能妥協的人,有時會被別人說服,但是你心機不強,人際交往中不懂談判及爭取。
擁有給予型人格的人,就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他們善解人意,對別人體貼關懷,以幫助別人為樂,他們的快樂是源于別人的快樂,在他們心目中愛別人勝過愛自己。如果遇到一件事情,給予型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別人的需要,想到的是我能給別人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從別人那里得到什么。
給予類型的人,在他們小時候,父母就需要他們的幫助,或者是父母忙于生計對他們關注不多,這使得他們意識到,要想得到父母的關注和喜愛,必須幫助他們做事。有時他們可能會站在一邊,看到父母有什么需要然后跑過去幫忙,由此得到父母的夸獎和關注,他才意識到自己是重要的,是有存在價值的。也可能是父母忙不過來,吩咐他們幫忙做事,如果不幫忙,他們就會受到懲罰。為了避免處罰,他們有時就會主動幫助父母做事。
他們成長的“三部曲”就是:第一步:被人要求給予;第二步:發現別人需要幫忙時主動進行給予;第三步:尋找需求給予。他們在幫助別人、在給予中體驗到了自己的價值,如果沒有人需求的話,他們就會主動去尋找,尋找給予的機會,以證明自己的價值。
如果為給予型的人找一個形象代言人的話,那就是電視劇《渴望》之中的劉慧芳了。劉慧芳是一個忽略自己需求、以照顧他人為樂的女人。
在對王滬生與宋大成的選擇上,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她在照顧王滬生、幫助王滬生之中體驗到自己最大的人生價值,這種感覺使她根本沒有考慮到自己需要什么樣的愛人,只認為王滬生更需要自己,而相對獨立的宋大成沒有這么需要自己,由于她只考慮到誰更需要自己的愛,而不是誰更愛自己,所以她才選擇了王滬生。在自己親生的孩子東東和撿來的孩子小芳之間,劉慧芳更偏向小芳,這是因為在她心目中,小芳沒有親生父母更加可憐,需要自己給予更多的愛。
給予型人擁有好人緣,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都是一個“好心大哥”、“天使大姐”。他們的快樂來源于別人的幸福,他們的價值體現在對別人的幫助。給予型人比較適合的工作應該是充分利用他們性格優點的,比如秘書、老師、醫生、護士,在這些崗位中他們會感到自身的價值得到最大化的實現。給予型的人不適合的工作就是得不到別人贊賞與認同,不是幫助別人而是直接跟別人爭利益的工作,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折磨,比如在討債公司工作。
另外,給予型的人從小直覺很強,對他人的需求特別敏感,很容易進入他人的內心,這樣的人善解人意,如果做設計或廣告策劃,也能有所成就。
總而言之,給予型人有如降落人間的天使,他們充滿愛心,總是舍不得別人受苦,凡事都先為別人著想。但是,這種人格若是發展到極端,則會給別人帶來煩惱,也給自己帶來傷害。比如有的人不管別人是否真的需要,還是一味的付出,這時他們不是滿足了別人的需要,而是滿足自己“想付出”的需要。這是一種為別人而活卻失去自我的人。所以具備給予型特點的人一定要注意,付出是美德,但是要有度,而且不要失去自我。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評價:表情: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