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 把事情做到極致——完美型人的成功捷徑
-
完美型的人有一個特點,他們很少會為權力和金錢工作,而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梭羅在《瓦爾登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藝術家,非常追求完美。在他看來,凡是完美的作品,不應該用多長時間完工來計算。他在做藝術品時,全神貫注,根本不考慮其他,有時他認為哪怕一生中不再做任何其他的事情,也要把手中的藝術品做得十全十美。凡是他所做的藝術品,一定要精雕細琢,各方面都做到極致,他才肯完工。有時做得不成功,他寧愿從頭再來。有一天他想做一根手杖,他一心一意,鍥而不舍,堅定而又高度虔誠。因為花費的時間太長了,他的同伴逐漸離世了,而他在不知不覺中卻保持著青春。最后當這一手杖完成時,它突然輝煌無比,成了梵天世界中最美麗的一件作品。
對于完美型的人來說,他們在做一件事情時,不會考慮時間成本,也不會去考慮最后的金錢和榮譽,他們的全部注意力就是要把這件事做好,做到自己滿意為止。他們會拋開世俗的成功標準,而傾心于對完美的追求。他們會專心做好要做的事,有時一輩子也許只是一件事。在做這件事時,像虔誠的信徒一樣,心靈單純而又執著,不去過問物質生活,不去過問世俗的名利,不去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即使是過著清教徒一樣的生活,只要讓他們有機會去完善他們的作品,做好他們正在做的事,他們就心滿意足了。一旦所做的事情按他們所要求的標準完成了,那都是經典之作,都是傳世之作。所以對于完美型的人來說,要想取得成功,就根據自己的特點,把要做的事情做到極致。
完美型的人是非常重視細節的,做事情追求極致和完美,這是一種很好的品質。但是,我們也知道,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這樣做的,完美型人一定要選好自己的定位,選好能發揮出自己的這種品質的事來做,這樣才是成功的捷徑,否則,追求完美的品質不但幫不上忙,反而會束縛他們成功的步伐。
李菁和韓穎是大學同學,兩個人都學服裝設計。畢業后兩個人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合伙開起了服裝店。李菁經過努力設計出了一套服裝,按當時的流行趨勢來看,一經推出肯定流行。韓穎看了之后,覺得衣服袖子不夠完美,建議再改改。李菁認為自己店鋪小,生產服裝只針對普通消費者,不想耽誤時間,于是下廠生產。韓穎因為不能接受李菁的方案,兩個人于是分開創業。一年之后,李菁生產出的服裝大賣,李菁為此賺了錢。可是韓穎嫌自己的設計不夠完美,遲遲沒有生產出服裝來。又過了一年,韓穎把自己設計的服裝生產出來后,雖然袖子等部分都比李菁設計的完美,但是這種款式已經過時了。韓穎雖沒虧上,但也沒掙到錢。而李菁又開始推出新的款式了。韓穎認為自己追求完美是正確的,不知道為什么還會失敗,就向人咨詢。咨詢師告訴她對于創業者來說,千萬不要過于追求完美,許多事情本身就是一個從不完美到完美的過程。咨詢師建議她可以考慮去做晚禮服的設計,那才能使她的追求完美的品質有充分施展之地。
有些產品、事物是沒有完美標準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才能趨近完美。我們知道,最初的手機功能就是打電話,后來才有短信、錄音、攝像等功能。如果最初的設計者計劃做得完美之后再推向市場,那么直到今天也難以上市,而且隨著手機款式的更新、功能的完善,想一次性制造出最完美的手機,是難以實現的。由此,我們可以發現這樣的規律:完美型人選擇做事時,不要做時尚的、趕時間的、追潮流的,而要做經典的、傳世的,這樣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我們在分析完美型的人格時,指出完美型的人比較適合從事需要細密組織規劃的工作,這也包括一些服務性的工作,注意細節、追求品質的性格,能給被服務的人帶來不一般的享受。
所以,我們可以歸納一下,完美型人的成功捷徑:選對要做的事情,發揮自己的喜歡追求完美的個性特質,忽略時間和精力,把事情做到極致,這樣就能輕松成功了。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