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節 (1)成就大的事業定要在青春時著手
-
1 揀珍珠的年輕人。
有一個年輕人畢業以后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對社會感到非常失望。痛苦絕望之下,他來到大海邊,打算就此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時,正好有一個老人從這里走過。老人問他為什么要走絕路,他說自己不能得到別人和社會的承認,沒有人欣賞并且重用他。
老人從腳下的沙灘上撿起一粒沙子,讓年輕人看了看,然后就隨便地扔在地上,對年輕人說:“請你把我剛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撿起來。”“這根本不可能!”年輕人說。
老人沒有說話,接著又從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也是隨便扔在了地上,然后對年輕人說:“你能不能把這顆珍珠撿起來呢?”
“這當然可以!”年輕人撿起珍珠并說道。
人生哲理:
若要使自己卓然出眾,那你就要在年輕時發奮努力使自己成為一顆珍珠。
2 州長的童年。
羅爾斯是美國紐約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他出生在紐約聲名狼藉的貧民窟。在這兒出生的孩子,很多人從小就逃學、打架、偷竊甚至吸毒,長大后很少有人從事體面的職業。然而,;羅爾斯是個例外,他不僅考入了大學,而且還成了州長。在就職記者招待會上,一位記者對他提問: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長寶座的?面對300多名記者,談到了他上小學時的校長保羅。
保羅走進小學的時候,發現這兒的窮孩子比“迷惘的一代”還要無所事事。
他們不與老師合作,曠課、斗毆,甚至砸爛教室的黑板。
當羅爾斯從窗臺上跳下,伸著小手走向講臺時,保羅說:“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是紐約州的州長。”當時,羅爾斯大吃一驚,因為,保羅先生競說他可以成為紐約州的州長,著實出乎他的預料。他記下了這句話。
從那天起,“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面旗幟,他開始挺直腰桿走路,在以后的40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于成了州長。
人生哲理:
人生沒有目標,就會隨波逐流。盡早樹立明確的目標,同時努力進取,才能創造人生的奇跡。
3 葛林博士。
在一次火災中,一個小男孩被燒成重傷,雖然醫院全力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他的下半身還是沒有任何知覺。一天一股強烈的沖動自男孩的心底涌起:
我一定要站起來!他奮力推開輪椅,用雙肘在草地上匍匐前進,一步一步地,他終于爬到了籬笆墻邊。接著,他用盡全身力氣,努力地抓住籬笆墻站了起來,并且試著拉住籬笆墻行走。沒走幾步,汗水就從額頭上滾滾而下,他咬緊牙關又拖著雙腿再次出發,直到籬笆墻的盡頭。
就這樣,每一天男孩都要抓緊籬笆墻練習走路。可一天天過去了,他的雙腿仍然沒有任何知覺。他握緊拳頭告訴自己,未來的日子里,一定要靠自己的雙腿來行走。終于,在一個清晨,當他再次拖著無力的雙腿緊拉著籬笆行走時,一陣鉆心的疼痛從下身傳了過來。那一刻,他驚呆了。他一遍又一遍地走著,盡情地享受著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鉆心般的痛楚。
從那以后,男孩的身體恢復得很快。先是能夠慢慢地站起來,扶著籬笆走上幾步。最后有一天,他竟然在院子里跑了起來。到他讀大學的時候,他還被選進了田徑隊。
他就是葛林博士,他曾經跑出過全世界最好的成績。
葛林之所以能成為博士,跑出全世界最好的成績,原因無疑是他在還是小孩子時就戰勝了自己。
人生哲理: 越是不可能的事,就越能給我們以寶貴的東西。可以輸給別人,但不能輸給自己。
4 福特與設計師。
福特汽車的創始人福特,在制造著名的V8汽車時,明確指出要造一個內附八個汽缸的引擎,并指示手下的工程師馬上著手設計。
但其中一個工程師卻認為,要在一個引擎中裝設八個汽缸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對福特說:“天啊,這種設計簡直是天方夜譚!以我多年的經驗來判斷,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我愿意和您打賭,如果誰能設計出來,我寧愿放棄一年的薪水。”
福特先生笑著答應了他的賭約,他堅信自己的設想:“盡管現在世界上還沒有這種車,但無論如何,只要多搜集一些資料,并把它們的長處廣泛地加以分析和改進,是完全可以設計和生產出來的。”
后來,其他工程師通過對全世界范圍的汽車引擎資料的搜集、整理和精心設計,結果奇跡出現了,不但成功設計出八個汽缸的引擎,而且還正式生產出來了。
那個工程師對福特先生說:“我愿意履行自己的賭約,放棄一年的薪水。”
此時,福特先生嚴肅地對他說:“不用了,你可以領走你的薪水,但看來你并不適合在福特公司工作了。”
人生哲理:
一個人如果從來不為更高的目標作準備的話,那么他只能永遠停留在自已原來的水平上。
5 達爾文的童年。
有一個孩子在同學中的人緣并不好,因為經常“說謊”。譬如撿到了一枚怪異的石頭,他會對同學們說:“這是一枚寶石,價值連城。”同學們當然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他常會對身邊的東西發表另外一種看法。久而久之,老師把他的問題告訴了他的父親。父親沒有批評他,只是暗中觀察。
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撿到了一枚硬幣,他神秘兮兮地拿給他的姐姐說:
“這是一個古羅馬造的硬幣。”他姐姐拿過來看,卻發現這是十分普通的舊幣,只是由于受潮生銹,顯得有些古舊罷了。姐姐便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希望父親好好懲罰他,讓他改掉那種令人討厭的“說謊”習慣。可是父親聽了卻叫過孩子說:“我怎么能責備你呢,你的想象力真偉大。”
對于孩子父親的慫恿行為,許多人都不以為然,認為這勢必害了孩子,他長大以后會變成一個滿口大話的虛偽的人。誰也沒有料到這個孩子長大以后卻成了著名的科學家,他的名字叫達爾文。
人生哲理:
不放棄希望不受別人左右,朝自己的目標前進終會成功。
6 保留自己的夢想。
美國某個小學的作文課上,老師給小朋友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志愿”。
一位小朋友在他的簿子上,飛快地寫下他的夢想。他希望將來自己能擁有一座莊園,在壯闊的土地上植滿如茵的綠。莊園中有無數的小木屋,烤肉區,及一座休閑旅館。除了自己住在那兒外,還可以和前來參觀的游客分享自己的莊園,有住處供他們歇息。
老師告訴他:
“我要實際的志愿,而不是虛無的幻想,”
小朋友不肯妥協:“我很清楚,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事隔30年之后,這位老師帶著一群小學生到一處風景優美的度假勝地旅行,在盡情享受無邊的綠草,舒適的住宿,及香味四溢的烤肉之余,他望見一名中年人向他走來,并自稱曾是他的學生。
這位中年人告訴他的老師,他正是當年那個作文不及格的小學生,如今,他擁有這片廣闊的度假莊園,真的實現了兒時的夢想。
老師望著這位莊園的主人,不禁喟嘆:
“30年來為了我自己,不知道用成績改掉了多少學生的夢想。而你,是唯一保留自己的夢想,沒有被我改掉的。”
人生哲理:
讓人生從小就有目標,立大志成大才。
7 意外造就的斯卡尼尼。
斯卡尼尼原本主修大提琴,他的記憶力非常好,只要練習過一兩次的樂譜,他就能背誦演奏。
在他19歲時,他隨團到巴西的歌劇院演奏。有一晚,正要上演威爾第的“阿依達”,由于一連串的臨時事故,兩位指揮都無法上臺,同事就在這個緊要關頭把托斯卡尼尼推上臺。
這一晚的演出,雖然觀眾都不認識這位年輕的指揮家,可是,全場都被他精湛的指揮能力所折服,于是一代偉大的指揮家就此誕生。
正是由于這次人生演出中的意外冒險,使他發現了那個內心深處真正的自我。
認識自己的道路早已展現在眼前,可是,要真正發現自己能夠創造多么偉大的自我,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人生哲理:
認識自己,發掘自己,最終創造一個偉大的自己。
8 愛因斯坦的目標。
愛因斯坦出生于德國一個貧窮的猶太家庭。愛因斯坦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學習成績很一般,甚至很差。愛因斯坦對自己的學習成績也很不滿意,于是他很想改變自己的學習狀況。在經過認真的分析后,愛因斯坦發現自己對物理和數學的興趣最高,而且這兩門課的成績在所有功課當中也是最好的。于是愛因斯坦就在這兩門功課的學習上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在中學畢業的時候,愛因斯坦的數學和物理兩門課的成績非常好。
讀大學的時候,愛因斯坦選讀了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專業。
大學畢業之后,愛因斯坦更是確定了明確的目標。在物理方面,愛因斯坦的潛能很快得到了發揮,26歲時愛因斯坦就發表了科研論文,以后幾年,他又發表了很多在全世界很有影響的論文,發現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解釋了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和人類對認識的重大變革,取得驚人成績。
愛因斯坦也因此成了聞名世界的科學家。
人生哲理: 有明確目標的人不一定全部成功,但成功之人都是明確目標的人。
9 鐵娘子的故事。
瑪格利物生于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鎮,從小就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但是瑪格利特很努力,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信心。瑪格利特從小就有一個理想:要做英國的第一位女首相。
瑪格利特自從制定了這個目標以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理想。上大學的時候,學校要求學5年的拉丁文課程,但她硬是在一年內學完了別人5年才能學完的課程,而且,她的考試成績還名列前茅。不僅如此,瑪格利特在體育、音樂、演講及學校的其他活動方面也表現得非常突出,一直走在前列,堪稱學生中的佼佼者。
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在1979年當上了英國的首相。瑪格利特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拉女首相,多么的了不起呀!在長達11年的任職中,瑪格利特更是被人譽為“鐵娘子”。
在瑪格利特退出政壇的時候,有人問她:“你成功的秘訣是什么?”瑪格利特說:“無論做什么事情要力爭一流,永遠做在別人前頭,而不能落后于人,從來不說‘我不能’或者‘太難了’之類的話”。
人生哲理:
成功之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不但有必勝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把理想和信念變成了行動。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