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jié) 贊美要注意突出細節(jié)
-
表揚多了,就會形成見什么都隨口表揚的習慣,被表揚的人聽多了,就會形成聽什么表揚都無所謂的麻木。表揚太過抽象,聽起來就顯得很不中肯,而聽者聽后也不會有什么感覺,更不會高興。比如男性稱贊女性時,與其含糊不清地說一句:“你長得真漂亮”、“你的體型真好”。不如具體一點更有效果,比如:“你笑時酒窩真迷人”、“你的眼睛水汪汪的,很有魅力”這樣的話,女性會更高興。同理,對孩子細節(jié)的贊美更能激發(fā)孩子的積極心態(tài)。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鼓勵,但現(xiàn)實生活中,父母在鼓勵孩子時,往往只是說:“加油啊!”“好好干”之類,具體如何去做,卻只字不提。然而,簡單的一句“好好干”并沒有教給那些一直勤奮刻苦、努力的孩子今后如何才能更上一層樓。
在表揚人時,不應因循守舊,應該不斷尋找新的突破口,如果能在鼓勵孩子的時候提出具體問題,切中要害,那么孩子聽后就會清楚自己應該如何去做,當天就可以努力工作。比如周末的時候,孩子把家里打掃收拾了一番。媽媽看了,不應該只說:“孩子,你掃的地真干凈!”而應該這樣說:“家里今天可真干凈,尤其窗戶玻璃平常媽媽都沒有時間擦,可今天它非常明亮,看著就叫人舒服。謝謝你,孩子!”
如果只在孩子考了100分時才說上一句:“考得不錯。”那么,孩子認為這時受表揚是理所當然的,絲毫不感到意外。如此一來,即使以后總得100分,孩子的上進心也會慢慢消失。我們可以換個方法表揚孩子,抓住要點或者“投其所好”地進行表揚。比如:“今天確實不錯。我一直看著表,你今天學習了兩個半小時。”這樣的話,孩子聽了會從心底感到高興和激動,他們會覺得媽媽真是無微不至,連細微的方面都注意到了。
相反,抽象地對孩子進行夸獎,反而使孩子對父母失去信賴感。有位母親說,當她責備孩子時能痛痛快快地說出來,而在表揚孩子時,雖然擺好了架勢,卻不知說什么好。與責備相比,因為夸獎是肯定孩子做的事,許多父母認為不需要許多技巧。實際上同樣要有一定藝術性,如果父母對孩子夸獎的方式太隨便,反而會起到如同貶低的作用。例如,對孩子畫的畫說“像畢加索一樣,參加比賽也能獲獎”,這種夸獎的方法則會令孩子掃興。即使不是母親,不論誰講這樣的夸獎的話,就如同露骨地吹捧一樣,潛在的意思卻是“你的畫就那么回事”,讓孩子無法接受。
正確的方式是評價這幅畫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比如講“這個天空的顏色很有意思”,或“這個臉畫得很像爸爸”,懇切地進行適中的評價很重要。
同時,不僅要對這幅畫畫得好的地方進行中肯的評價,而且應當指出孩子的畫與以前相比有什么樣的進步,以及孩子如何進行了努力等方面,促使孩子產生進一步努力的積極性,這可以說是高明的夸獎方法。如夸獎說“你比以前畫得更好了”或“這樹的葉子畫得很細致、很好”等等。
總之,只有父母進行極其細致、周到的評價,才能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也才能增加評價的效果。
安杰拉媽媽最近因為兒子的壞毛病頭疼得厲害。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安杰拉經常忘記把牙刷放到漱口杯里,每次刷完牙,他總是順手就丟在洗漱池邊,既不衛(wèi)生也不整齊。而且,最令媽媽氣憤的是,每次當她指出安杰拉的錯誤時,兒子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表情,一邊繼續(xù)想自己的問題,一邊心不在焉地回答:“知道了。”
一天,安杰拉刷完牙后,照例正要順手把牙刷往旁邊擱,突然想起媽媽說的話,于是他認真地把牙刷放到杯子里去,并且還特意擺了擺位置。
不巧的是,媽媽根本沒注意到今天這個小小的細節(jié),她把兒子做對擺牙刷的事看作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媽媽的表現(xiàn)令安杰拉很沒有成就感。
第二天,牙刷又被扔到杯子外面。
“安杰拉,你的壞習慣怎么老是改不了。看,又把牙刷放在外面了。我不是對你說過牙刷用后要放到杯子里嗎?”媽媽生氣地說道。
“我以為你忘記了。”安杰拉說道。
“怎么這么說呢?”母親疑惑地望著兒子。
“因為昨天我把牙刷放在杯子里了,而你卻什么也沒有說!”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fā)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