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 第四章
-
第二節 中王國——亂世之后的復興
古埃及歷史走到第11王朝中期的時候,國王蒙圖霍特普二世,在底比斯戰勝了赫拉克里奧波里王朝,這樣,他就完成了古埃及又一次的統一。古埃及進入了中王國時期,這個時期包括第11王朝末期到第14王朝,通常劃定在公元前2133—前1786年,在中王國時期,國王崇拜的神就不再是拉神了,而是換成了阿蒙神。國王蒙圖霍特普二世和第1王朝的統一者美尼斯以及第18王朝的雅赫莫斯一起成為時代的開創者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雖然蒙圖霍特普二世重新統一古埃及,但是接下來要想管理好這個地區卻是難上加難。喜烏特諾馬爾赫是一個王族的成員,他擔任了下埃及的長官,他與底比斯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為了能夠更好地管理古埃及,國王不得不撤掉他的職務,另換一個人來擔任下埃及的職務。但是許多其他地方的貴族都對國王不滿。國王的權力還是十分脆弱的,地方貴族的勢力依然強大。那些地方的貴族就是靠著在古王國時期侵吞王室的經濟財產壯大起來的。他們就像是一個個小的獨立國家不受國王的控制。這些貴族不僅擁有著自己的行政機關、自己的紀年還有自己的軍隊,他們世襲自己的職位。在人們中始終宣稱自己有多么大的豐功偉績,宣稱自己對人們有多么的恩惠等,以此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為了爭奪霸權,國王不得不依靠自己地盤上的貴族,表面上看,這些貴族是依附于國王的,但是他們有著自己的獨立性,根本就不受國王的控制。一直到后來赫爾摩波里投奔底比斯之后,才算是從形式上統一了全國。如果沒有赫爾摩波里的幫助,國王根本就不會實現統一古埃及的大夢。國王統一之后,就不得不在自己的下屬面前低頭,承認他們擁有獨特的權力。為此,國王還特意頒布赫爾摩波里所統治的諾姆諾馬爾赫享有特權。
這些強大的貴族無疑都是國王的眼中釘,肉中刺,但是國王還沒有那個實力,當看到他們那種囂張的氣焰時,他也只能默默忍受著,等待時機。
在中王國的初期,之所以會出現四分五裂的狀況,一個原因就是地方的勢力太大,甚至大于國王的力量,再者也就是王權已經衰微。這個時期正如中國的歷史從西周轉入到了東周一樣,從此諸侯的勢力要高于王室。當時古埃及已經沒有君權神授光環的籠罩,國王想要統治國家,主宰一切,可是,沒有什么信仰和崇拜能夠為自己做支撐。貴族勢力非常猖狂,他們不但在自己的地盤上作威作福,而且還敢挑戰王權。他們截留下王室的經濟收入為自己充足了財力,為了爭奪地盤,這些貴族還互相征戰。
到第12王朝的一位國王上臺之后,這樣的局面就有所好轉了。這位國王名叫阿美涅姆赫特,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的勢力,他對地方的貴族采取了嚴厲的制裁措施。他結束了古埃及的“春秋無義戰”,而且還對那些尋釁挑事的貴族進行了制裁。為了邊界而爭奪疆土的事件,以后就不再發生。他帶著自己的親信到各個地區巡邏,開始插手管理地方的事務。在巡邏過程之中,他整頓了秩序,也規定了稅收,這樣中央的稅收就源源不斷地流入了國庫,地方貴族沒有了財力的來源,漸漸地就削弱了下去。在管理的時候,其中有一個地方的邊界糾纏不清,他就派自己的親信克赫奴姆赫特普擔任那個地方的長官,對邊界做出了清晰的劃分。除此之外,他還干預了諾馬爾赫的特權和世襲,這樣地方貴族就無法在一個地方根深蒂固的立足。
阿美涅姆赫特一世的這個政策非常有實效,這樣一來,不僅使那些驕橫的貴族再也不敢沖犯王權,而且自己的王權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這種政策的成效被以后的許多國王認可,在以后歷代的王朝之中,每當王權的實力遭到了削弱,地方貴族氣焰囂張,那些后繼的國王都會采用他的這種辦法去實行。
久而久之,古埃及昔日的繁盛就慢慢到來了。就從第12王朝開始,古埃及就實力大增,這一時期,它對南方的努比亞地方進行了開戰,同時,還帶領軍隊遠征西亞。
治國卓有成效的阿美涅姆赫特一世,他一生政績突出,整日為國事操勞。阿美涅姆赫特一世逝世之后,他的兒子辛努塞爾特一世就登上了國王的寶座。他在位期間曾經對瓦瓦特發動了大的戰爭?瓶家舶l現在第一瀑布和第二瀑布之間有一個銘文,銘文上就記載著征戰瓦瓦特的事件。之后的辛努塞爾特三世先后對努比亞發動了4次的征戰。中王國時期的邊界最終被確定了下來。他為了防范瓦瓦特的侵襲,就在第二瀑布的地方建了許多的要塞。那些被發現的銘文之中曾經寫道,就在他統治的第29年的時候,他征服了瓦瓦特,最終統一了這里。辛努塞爾特三世把古埃及的領土又向南大大地擴展了,而且他還在瓦瓦特和努比亞等地區掠奪了許多的黃金和礦產。這也就是國王到處征戰的目的所在。
我們都知道古埃及和古老的中國一樣,他們都是農業大國。農業大國就得種植作物,勤于稼穡,作物的生長必須要有水源,尼羅河的河水正好澆灌了古埃及,古埃及人利用尼羅河的河水采用先進的灌溉系統來澆灌田地。
在中王國的這個時候,水利灌溉系統就得到了大大地恢復和發展。從赫拉克列奧波里王朝時開始,大型的排灌系統就修筑在了一個叫做法雍的地區。當時的古埃及人開墾田地,把大片大片的土地變成了良田,把許許多多的荒地變成了肥沃的田地。古埃及的耕地面積增加了,人口也變得多了起來。古埃及人在管理尼羅河,利用尼羅河水灌溉田地的上面有了很多的經驗。在第二瀑布的一個地區,人們發現了古埃及人做過的尼羅河河水漲落的記錄。每當尼羅河河水的汛期到來之時,人們就利用泛濫的河水澆灌兩岸的田地,他們就遷居到高地,當泛濫的河水進入了枯水期,人們就又遷回到兩岸靠近田地的地方,在肥沃而濕潤的土地上繼續耕種。中王國時期一如我國的漢朝,農耕的用具得到了改進,他們不再使用那種笨拙的直把手犁,而是把這種直把手的犁換成了橫木把手的犁。在這一時期,天下太平,物阜民豐,人們都安居樂業,據科考,都沒有發現有饑荒時期的記載。
在中王國的壁畫上還反映了紡織業的發展,古埃及人使用了臥式的織布機。而且一種新興的手工業也出現了,那就是非常先進的玻璃制造。在當時中國人的紡織也得到了發展,可是中國人還用著銅鏡來照見物件,中國一直都沒有出現玻璃的制造,玻璃的制造就是從其他的國家傳過來的。而古埃及玻璃制造要比其他的民族早幾千年,甚至是制造玻璃的鼻祖。中王國時期的玻璃制造就促進了對銅礦的開采,甚至在酷暑季節,古埃及的壁畫上還出現了督促礦工前去采礦的事情。
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在排水系統先進的法雍的附近,國內貿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就出現了一個工商業城市卡呼恩。許多的商業文書也都是在這里發掘的。
現代學者們在《一個能言善辯的農夫》這一份資料上推斷出,中王國時期,古埃及的外交有了較大的發展。在地中海的世界里,古埃及是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古埃及與巴基斯坦貿易往來不斷,科考人員曾在耶路撒冷附近找到了一個古代的城市廢墟,當人們小心翼翼地把發掘物移出坑穴的時候,突然發現了屬于古埃及的砂巖和花崗巖的雕像,同時,在進一步的發掘探索之中,科考人員還找到了古埃及人的象牙和其他的制品。那些經商的古埃及人還在耶路撒冷地區建立了許多歐德文建筑物和神廟。中王國時期的古埃及與周圍國家的交往十分的頻繁,在腓尼基的一個叫畢不勒的地方,人們還發現了古埃及人的器皿和獅身人面像等制品。曾經就有一個故事講述了古埃及人與周圍國家之間頻繁的貿易往來。有一幅貝尼哈桑的墓畫上畫有37個亞細亞人來到古埃及的情景。亞細亞人在他們部落領袖的帶領之下來到了古埃及。
古埃及在中王朝時期,與許多的國家建交,他們同巴比倫、巴基斯坦、腓尼基、希臘、索馬里等國家都有貿易來往?ê舳靼l現了典型的卡馬瑞斯式陶器的殘片,這些殘片都是克里特的東西,人們后來卸載克里特也發現了古埃及風格的制品。1935年,科考人員在古埃及的一個神廟中發現了四個箱子。在這些箱子之中,他們發現了一些巴比倫的物件,其中的許多物品都是巴比倫尼亞風格的印章和護身符。
在第11王朝的一個銘文中,人們發現古埃及與古時候的索馬里也有過商業往來。一個名叫赫努的官有銘文記載,古埃及人裝備了一個很強大的遠征軍,他們想要這一支遠征軍征服地處海邊的索馬里?墒牵凇洞坝鲭y記》中記載說,這一次遠征遇到了大風,結果船在颶風的狂卷之中被吹壞了,百余名水手葬身魚腹,只有一個水手奇跡般地活了下來,他到了今天的索馬里,從那里帶回了香料、肉桂、檀香等珍貴的物品。
到了第12王朝時期,古埃及人開始對自己的邊境加強了防備,他們不允許尼格羅人越過邊境到自己的國土這邊來。他們還明文規定,不允許尼格羅人在自己的地盤放牧?墒枪虐<叭藢ι倘藚s大開綠燈。他們征服了努比亞地區,就在那里經商,開展商業貿易,在那里還開通了許多條運河。在平時,古埃及人在河里通商,到了關鍵的時候,他們就以此運兵。
在努比亞,古埃及人在第二瀑布附近建立要塞,阻止尼格羅人及其牲畜越過邊境進入古埃及放牧,卻允許商人到古埃及來經商。為了統治和開發努比亞地區,發展商業貿易,第12王朝的國王在這一地區開鑿了不止一條運河。它們戰時可用以運兵,平時也可用以通商。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