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 第二章
-
第二節 第三中間期——春秋無義戰的混亂
古埃及在第20王朝結束之后,慢慢地便開始衰弱了下來,古埃及的內部也開了分裂,這一段時期,古埃及的王權也遭到了削弱。
當拉美西斯十一世去世之際,他的政權就主要以在三角洲的塔尼斯為主,并把塔尼斯設為首都。到了第21王朝,國王只能對北方行使自己的權力。在南方的權力是由一個祭司控制著,這一名祭司是阿蒙神神廟的祭司,他擁有著很高的權力。雖然他實際控制著南方,但是他還承認第21王朝,并認同斯門德斯為第21王朝的國王和建立者。當然,斯門德斯也認可祭司是南方的實際統治者。公元前1085~前715年這段時間的古埃及第21王朝到第25王朝被稱為第三中間期。
第21王朝的普撒塞尼斯二世沒有兒子,他的女婿舍順克成為了一個強大的首領和軍隊上的領袖,他建立了巴斯提斯王朝。他是利比亞人的后裔,他的祖先曾經進攻過拉美西斯三世,當他們來到三角洲一帶的時候,就在這里定居了下來。
在巴斯提斯王朝期間,雖然舍順克一世任命他的兒子為南方的高級祭祀,國家內部仍然充滿了許多矛盾和折磨。在舍順克一世建立的神廟中就有對混亂的記載。雖然如此,統治者仍是非常強大的,他們不僅在塔尼斯與布巴斯提斯之間建立了一些紀念性的建筑,而且當他們死去之后還建立了華麗的寶藏作為陪葬品。到了第23王朝,幾乎就沒有什么文獻留下來,中央的政權瀕臨崩潰。高級祭司曼涅托的統治也只僅僅限于在一個地區,但是有文獻卻記載說,尼羅河三角洲的塞伊斯為其統治。據說塞伊斯是一個王子泰夫那赫特的后代。這個家族曾經試圖向南擴張自己的勢力,但是南方有一個王國,這個王國的統治者為皮安希,皮安希就強烈的抵制他們南擴,皮安希所建立的王朝在第四瀑布,那里的人民也和古埃及人一樣崇拜阿蒙神和拉神,他們還繼續著古埃及在第18王朝留下來的傳統。
古埃及的政權搖搖欲墜,皮安希的弟弟沙巴卡繼承哥哥的王權之后,就在塞伊斯大戰古埃及的統治者泰夫那赫特。他打敗了古埃及的這個王朝。然后他作為第一個努比亞人統治了古埃及,他在古埃及建立了第25王朝,這個王朝叫埃塞俄比收王朝或庫什土朝。沙巴卡選擇了底比斯作為第25王朝的首都。當他死去的時候他也像自己的前任國王一樣,把自己埋葬在了金字塔之內。雖然當時古埃及已經好幾百年不用金字塔來作為葬墓了,但是沒有想到古埃及的這些傳統卻被外族人繼承,他們的地盤也被曾經備受侵略的外族人努比亞所霸占。
舍比特庫和塔哈爾卡繼承了沙巴卡的王位,塔哈爾卡是一個強有力的統治者,在他統治期間,古埃及一片大好,物阜民豐。然而不久之后,他與亞述人在勢力上發生了爭執。當時的猶太國王就請求古埃及幫忙懲治亞述,那些北方的小國敘利亞和巴基斯坦也請求古埃及的援助。
古埃及就干預了亞述奪取這些小國的企圖,這樣亞述就把古埃及當作眼中釘,肉中刺。亞述人在尋找著一個機會報復古埃及,他們第一次企圖入侵古埃及失敗了。
當亞述的統治者埃薩爾哈頓在位的時候,亞述部落開始強盛了起來,他們長驅直入攻入古埃及,古埃及猝不及防,即使法老塔哈爾卡也被驅除出了孟菲斯,亞述人打了勝仗,他們獲得了許多戰利品,他們把戰利品轉移了出去,同時,塔哈爾卡就逃亡到南方去了。
這時,亞述人從效忠于自己的那些官員里面挑選出服從自己的傀儡,這樣,一個傀儡似的政權——第23王朝就建立了起來。當埃薩爾哈頓死去之后,塔哈爾卡趁機又重返孟菲斯。當亞述的王國得知此事之后,就再一次攻擊古埃及,驅逐塔哈爾卡。但是最終塔哈爾卡的侄子和繼任者塔努阿塔蒙仍然保存住了勢力,這樣憤怒的亞述人就洗劫了底比斯的神廟。不過,古埃及的動亂不久就接近了尾聲。
到了第26王朝的時候,古埃及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鐵器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手工業與商業都繁榮了起來,古埃及的城鎮漸漸地增多。古埃及當時的統治者非常重視商業的發展,為了鼓勵商人貿易,他們還特許希臘的商人移居古埃及。當希臘人移居而來的時候,統治者就為其提供土地,那些移居的希臘居民在古埃及建立了瑙克拉提斯。城鎮明顯增多,這是社會經濟和商業貿易發達的一個重要表現。第26王朝的法老尼科,還開鑿了尼羅河與紅海之間的運河,這樣就便利了古埃及與周邊國家的通商貿易。但是尼科的愿望是偉大的,而如此浩大的工程必然談會耗費太大的人力物力,他最終還是沒有完成這樣的巨大工程。
第三節 后王朝——短命王朝的更替
古埃及進入第28—30王朝的時候都是幾個短命的王朝,阿米太奧斯是第28王朝的法老,他是阿米太奧斯家族的一個親屬,他當上埃及的法老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首先是他在公元前404年抵抗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起義,這次抵抗獲得了勝利,再者就是他控制了整個上埃及,但是他在位期間卻沒有留下任何紀念,他的兒子在某一方面違背了法律,所以就沒有順利地繼承王位。到了第29王朝耐佛瑞特斯一世執掌了政權,但是第29王朝沒有持續多久就又陷入了混亂時期。第30王朝的時候古埃及就直接面臨著波斯人的侵略。第一位法老納克塔尼布一世在登上王位的時候就面對著嚴峻的考驗。當時波斯的大將法爾納祖斯優柔寡斷,這樣他就為古埃及集合優勢的兵力對抗波斯提供了可能,結果法老組織所有兵力一起夾攻波斯軍,一下子就打敗了22萬波斯軍隊。
然而,第二位法老塔奧斯就沒有那么幸運,他率軍攻打波斯,不但沒有成功,而且與斯巴達的國王產生了矛盾,斯巴達國王就支持古埃及的武裝叛亂,這樣武裝叛亂把法老轟下了臺,法老逃到了伊朗,最后在流亡之中死去。古埃及在第30王朝最后的一位國王是土著人納克塔尼布二世,他正處于波斯蒂的強烈進攻之際,當波斯得到了腓尼基與巴勒斯坦這兩個地區之后就大舉進攻古埃及,他們控制了古埃及的入海口,這樣古埃及的第30王朝就落入古埃及人之手了。
希羅多德最喜愛他寫的《歷史》中,就把波斯的統治者岡比西斯描寫成一個精神錯亂的暴君,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波斯的大流士一世不怎么看重古埃及的神,他是一個崇拜法律的首領。在執政期間,他還完成了古埃及法老尼科沒有完成的巨大工程。他修完了尼羅河與紅海之間連接的運河。他之后的繼承者是薛西斯,薛西斯鎮壓了許多古埃及人的起義,薛西斯在位的時候,古埃及仍然陷入混亂的狀態。
古埃及的人民不服波斯人的統治,他們一直都在與波斯人爭奪權力,為了鎮壓古埃及,薛西斯就派遣大量的軍隊去鎮壓古埃及,當他派去的總督法爾那率領部隊到了古埃及,卻沒有想到尼羅河泛濫了,古埃及人不費一兵一卒,僅僅一股浪潮就擊退了剛剛到來的軍隊。
然而,尼羅河的泛濫最終仍然持續不了多久,當薛西斯當上了國王的時候,他就開始了對古埃及的瘋狂報復。他摧毀了古埃及許多的建筑,從神廟中掠走了許多的財寶和碑文,當他離去的時候,還派一名新的總督管理古埃及。
雖然波斯對古埃及的統治是瘋狂的,就像是一個惡魔,但是它仍然像亞述一樣,對古埃及沒有什么大的作為。希羅多德說他們的統治是專制的,這樣說也不是很準確。波斯的瘋狂侵略并沒有影響到古埃及的文明。當亞歷山大的腳步到來的時候,古埃及人感覺像解脫了一樣,歡迎這位對抗波斯的帝王。
第四節 托勒密王朝——古埃及文明的謝幕
在亞歷山大死后,一個強大的亞歷山大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了。亞歷山大的逝去也就意味著帝國的滅亡。他與羅克珊的孩子還沒有出生。而庶出子阿里德歐斯卻是一個低能兒。亞歷山大的部將都在為確立誰為繼承人而爭論不休,由于最終討論都沒有結果,他們就采取了折中的辦法——把肚子里的孩子與庶出子阿里德歐斯一起都扶上了王位,并稱他們為腓力三世與亞歷山大四世。剛剛確立繼承人不久,亞歷山大的戰將們就著手瓜分帝國了。
在所有的部將當中,帕狄卡斯的權位是最高的。他想真正地掌握帝國的實權,然后再合法承認自己擁有實權。為了能夠得到實權,他竟然拋棄了大將安提帕特的女兒,他想與亞歷山大的妹妹結婚,進一步取得政權的合法地位。可是沒有想到,安提帕特與其他部將安提柯、呂辛馬庫斯、托勒密等起兵聯合抗擊帕狄卡斯,這樣帕狄卡斯就在合股勢力的絞殺中在古埃及被謀殺了。
當帕狄卡斯被殺死之后,就要面臨著分配權力的問題了。這些勝利者開會推舉安提帕特為監護人,把帝國的宮廷搬遷到馬其頓去。可是,這個消息剛剛落實不久,安提帕特就去世了。這樣一來,大將安提柯就成了亞洲的將軍。馬其頓、亞洲與埃及分別被設在了幾個將軍的分管之下,這樣帝國的裂痕就越裂越深了。安提柯野心很大,他想把整個帝國,或者是帝國的大部分地區都納為己有。其他的競爭者就非常記恨他,但是那些競爭者之間也有矛盾,他們根本就不會團結,他們都想多吃一點兒肥肉。戰爭一直都沒有停過,戰火燒遍了亞洲和歐洲。
這時,腓力三世和亞歷山大四世也成了將軍爭奪勢力的犧牲品,他們先后在戰亂之中被殺。到公元前306年的時候,安提柯稱王,次年,托勒密與塞琉古都各自稱王,到此時亞歷山大不僅在實際上徹底的崩潰而且從名義上也不復存在了。伊浦蘇斯之戰就標志了強大帝國徹底的破產。這就是安提柯與塞琉古、呂辛馬庫斯、卡山德(安提帕特之子)所組成的聯盟在弗里基亞的伊浦蘇斯展開的那一場大血戰。從此之后,馬其頓、西亞與古埃及三足鼎立。
在繼位者的混戰中,托勒密的勢力得到加強,他鞏固了對古埃及的統治,擴大了地盤。托勒密王朝就這樣以希臘與馬其頓殖民者為主要統治力量建立了起來。尼羅河流域為托勒密王朝提供了非常富有的經濟。但是分裂的亞歷山大帝國之間的王國紛爭不斷。塞琉古王國、馬其頓與托勒密之間就展開了激烈的角逐,他們誰也不肯認輸。
在先后不久的幾年間,塞琉古王國與托勒密古埃及相互爭奪地盤,他們都想把巴勒斯坦與敘利亞這兩塊肥肉吃掉,但是最終托勒密古埃及王國并沒有在戰爭中得到什么好處,托勒密與塞琉古前后經歷了5次戰爭,戰爭的主導權最終還是歸塞琉古所有。
托勒密王朝變古代法老的專制統治為軍事民主制與法老專制的結合。托勒密王朝以國王為首,采取了中央集權的制度,國家的財產也就是國王的財產。國王掌握著宗教的大權,當國王死后,就把國王當作神來看待,即使他在生前,人們也要崇拜他,就像是敬拜神明那樣敬拜自己的國王。由于古埃及的國王是希臘人,所以國王非常重用馬其頓人與希臘人,他們用馬其頓人和希臘人進行統治。那些朝政的高級官吏都是由國王的親戚來充當的,財務大臣的職位就和維西爾的職位一樣,他們的權力也是相當的。國王的親戚有的擔任著財務上的官,有的擔任著軍隊上的將軍,反正只要是國王的親戚都會分派一個重要的任務。
由于古埃及在異邦的民族治理之下,所以,古埃及國內就實行了兩種法律,一種法律是為希臘人頒布的,一種法律是為古埃及人頒布的。如果一個按鍵涉及到了古埃及人與希臘人,就要組成一個混合法庭來進行處理。在古埃及,國王不太尊重古埃及人的風俗,他們并沒有按著入鄉隨俗的做法去適應古埃及的生活,仍然走著希臘人的老一套。在宮廷里,他們都講希臘話,都穿希臘人的服裝,而且還不與當地人通婚。這樣,國王不僅把古埃及人孤立了起來,更是把自己孤立了起來。希臘人大多都居住在城市之中,其中有亞歷山大里亞、諾克拉第斯和托勒邁伊,都是希臘人聚居的地方。
古埃及全部的土地都是王國的,國王擁有分配土地的最高權。他把全國一部分的土地拉到自己的手下,并把這樣的土地叫做“王田”。那些剩下的全國的土地就稱作“授田”了,授田也就是授予的意思。授田又分為神田、賜田與份田。神田是國王贈給神廟的田地,而賜田就是國王賜給官員私人的田地,份田就是國王分配給軍人的份地。
國王手中的土地是由誰來耕種呢?就是由王田農夫來耕種,古埃及人把為國王耕種的農夫叫做勞伊。勞伊想要租種國王的田地就要付給國王租稅,可以用食物來佃租,也可以用銀兩佃租,勞伊的租賃一般都是短租,在田地上種什么,從那里得到種子都是國王說了算,勞伊只負責管理田地,等到谷物收割之后,勞伊再把土地交還國王。如果沒有王室的允許,勞伊是不能離開村莊的。勞伊雖然不是奴隸卻和奴隸差不多,他們不僅要耕種,而且還要服苦力。
當國家有什么重大的工程,都要他們承擔最為繁重的勞役,比如修堤壩,開運河,他們就是千千萬萬民工之中的一個。服苦役還是小事,他們還要繳納許多的苛捐雜稅,他們一年辛辛苦苦的收獲,其中有50%左右都要上繳國庫的。
在古埃及僧侶階層始終都是居于高位的,他們的權力也十分強大。但是到了托勒密王朝,那些高級的祭司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威嚴,已經沒有了那么高的權力。全國的土地和寺廟都是國王的,國王可以不通過祭司來直接管理寺廟的一切活動,當然國王還會派一個行政官員來監督,但是已經不是祭司了。
祭司的權力被削弱了,所以他們很不甘心。到了公元前2世紀的時候,祭司們就趁著王權的消弱大肆占領田地。托勒密二世當政期間,他的財務大臣就擁有7000英畝的土地。
但是軍人的份田不是很多,他們的處境稍微要比農民好一些。軍人當打仗時,他們就要上戰場作戰,而平時的時候,就在自己的家里耕種土地。在起初的時候,軍人的田地也只是使用,后來他們才有了所有權,軍人可以把自己的田地給親戚們來種。直到公元前2世紀末期,古埃及人才和軍人一樣有了同樣的待遇,他們才能像軍人那樣領有份地。
托勒密王朝就靠著稅收和壟斷來增加經濟的收入,當時的稅收特別多,基本沒有不納稅的東西。比如,土地、房屋、園圃、家禽、牲畜、奴隸、人頭、財產繼承、買賣交易、關卡交通等都要納稅。如果一個人去打漁,那么這個人打來了魚也要上交稅賦,這時還會有人來監督他,至少他也要繳納也25%的稅收。托勒密王朝壟斷了許許多多的行業,在紡織、皮革、礦業、鹽業、錢莊,甚至印染、皮毛、香料、化妝品、玻璃、陶器、釀酒等行業都是國家一手操縱的。托勒密王朝就在稅收上,一個專項的納稅就要達到15000塔蘭特。
為了把古埃及同化,讓古埃及人學習希臘的文化與制度,托勒密就大張旗鼓地鼓勵貿易,開通運河,修筑堤壩,非洲的東海岸也是在這個時候開發的。商業上流通的物、亞麻布、玻璃、奢侈品,地中海的金屬、木材、大理石、紫色染料,南阿拉伯和印度的肉桂、藥物、香料等都是一一從國外運來。
通過稅收、壟斷、貿易搜刮,國王得到了豐厚的財富,他把這些財富用來整頓軍隊、維護征服機關和軍隊,還有宮廷的各項消費。更何況,國王還要扶植文化事業。希臘人是崇尚武力的,但是托勒密王朝的法老卻喜歡文化,對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文化上,國王就慷慨解囊。他建立了偉大的圖書館,亞歷山大里亞的學者們就通過希臘和東方文化在天文學、地理學、動植物學、物理學、數學、文學、史學上獲得了很大的成就。
托勒密王朝是希臘人在古埃及統治古埃及人的國家,這樣的國家畢竟不會長久。長年的戰爭使托勒密王朝迅速地衰敗了下來,國內的矛盾也激化了,勞伊開始起義,這樣就給了羅馬一個可乘之機。當古埃及到了搖搖欲墜的時候,羅馬就一舉滅掉了這個分裂出來的托勒密王朝。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