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節 第三章
-
5.圈子思維—消費群的演變
定義:每個人都處于許多圈子中,QQ網友圈、親人圈、同事圈、朋友圈、微信圈……這些圈子交叉重疊在互聯網時代,導致消費群的演變。
思維模式:讓用戶產生它的圈子效應。
分析:每個人都身處許多圈子中,因關注角度的不同而身處不同的圈子。
一位熱愛文學的人會將視線更多地投放到文學這一塊,因而會希望認識更多文學圈子里的人;一位建筑設計師會更多地關注建筑設計這一塊,渴望認識更多這個圈子里的人……
騰訊QQ創造了互聯網時代的一個奇跡,截至2012年,中國即有7.2億活躍用戶擁有了自己的QQ網友圈。2014年,騰訊QQ宣布同時在線人數突破2億大關。
QQ網友圈即是一個互聯網時代下的圈子。這個圈子背后擁有龐大的用戶基數,擁有探測不出的巨大潛力。
QQ網友圈的最直接受益者便是騰訊QQ。不論騰訊QQ開發出何種新功能,只要往QQ用戶一推送,立即便具有爆發效應。
QQ網友圈的誕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只要擁有一部裝有騰訊QQ的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在線聯系。
QQ群的誕生是一次變革式的發展,一個QQ群便是一個圈子。每個QQ只要達到一定的等級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群,自己當管理員。QQ群常用來建立同學群、朋友群、同事群、娛樂群等。不同類型的群就像一個個小小的組織,在騰訊QQ的基礎上討論、交流。仔細想想,這種生活方式真是新穎無比!
QQ空間是騰訊公司在2005年開發出的一個個性空間,以騰訊龐大的用戶基數作為基礎。
用戶在空間里可以發表每日說說、日志、視頻等,其他網友則可以在自己空間的動態里看到其他網友的最新動態。這種建立在網絡世界的互動平臺突破了傳統圈子的地域、時間等的限制,做到了隨時隨地評論交流,由此獲得了用戶的支持和信賴。
一旦響應的引線點燃了,QQ空間便如沖天炮一般在QQ網友圈炸開了。
QQ空間的成功其實也是基于圈子思維。
QQ空間為用戶提供了一個既封閉又開放的圈子。“封閉”指的是在QQ空間發表說說、圖片、日記等內容的均為QQ好友;而“開放”指的是QQ空間可以設定為“對所有人開放”,即使不是你的QQ好友,仍然可以進你的空間瀏覽評論。這種“開放”是無限性的,它可以朝任何一個角度發散。
現如今,用戶瀏覽QQ空間已經成為家常便飯,很多用戶會在自己空間里發表說說,偶爾寫篇日記或者轉載一下別人的日記。這些用戶也希望觀看一下他人的最新動態。因此,空間的每日瀏覽量極高。
所謂“眼球過處即是錢財”。QQ空間與廣告商合作,通過在用戶的每日動態里穿插一些廣告來賺取廣告費。而其他的一些互聯網企業則借助QQ空間來幫助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銷量。
小米手機與QQ空間合作是業界皆知的事情。
小米擁有自己的認證QQ空間。2014年3月26日12點,有超過500萬用戶涌入了紅米QQ空間的首發頁面,最高的峰值一度達到80萬人/秒。
小米制造商為什么會選擇QQ空間呢?
第一,QQ空間的用戶恰是紅米手機的目標用戶。QQ空間的用戶群比較年輕,在16~35歲,而紅米手機的硬件、價格和品牌都適合這個群體。
第二,QQ空間的活躍度非常高,月活躍度達到6.1億人。
第三,QQ空間圈子效應明顯,適合做口碑營銷。
悅享網也是運用QQ圈子效應獲得成功的一個典型。
悅享網利用QQ空間的傳播方式,分享時尚潮流、娛樂新聞以及音樂資訊,得到了QQ空間用戶的大力支持,其中的絕大部分日志都被反復轉載、評論,獲得了極高的關注率。
截至2014年4月,悅享網關注人數為902.5萬。
悅享網為什么能獲得如此之高的關注率?原因就在于圈子思維。
當一個QQ空間用戶轉載了悅享網的日志后,該QQ空間用戶的好友便能夠瀏覽到這篇日志,他們一旦覺得這篇日志打動了自己,便會再次轉載。同一篇日志就這樣被反復轉載,便得到了極大的流傳度。這便是典型的圈子效應。
現如今,圈子思維隨處可見。很多具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組建了自己的興趣圈子,或者建立一個專供討論的QQ群。
只要在QQ群的查找搜索欄中隨便輸入一個行業,甚至一個字,系統都能搜索到相應的QQ群。有網友曾透露:自己通過QQ群搜索功能加入了一個當地QQ健身群。每個星期,群主都會組織一次健身活動,群友們響應者眾多。
微信朋友圈的誕生同樣是基于圈子思維。
微信營銷中就包括了朋友圈營銷。將一款產品推薦給一個微信用戶,該用戶可以選擇將其分享在朋友圈。分享后,該用戶的所有微信好友將可以在朋友圈中看到該產品。
如果該用戶的微信好友認為這款產品不錯,就可以接著分享該產品。這樣無限膨脹式地分享下去,效果將是非常顯著的。這也就是圈子思維的真正價值所在。
可能很多手機用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刷朋友圈時,總是能看到朋友推薦的商品,有些商品還真勾起了自己的興趣,便隨手點進去看看,一看就迷上了,結果就是自己銀行卡里的錢“跑”到了對方的賬戶里去了。
其實,這種在朋友圈里推薦商品的形式在近幾年很流行,它起源于阿里巴巴公司旗下推出的“阿里媽媽”,也就是淘寶客。
淘寶客可以向家人、朋友、網友推薦產品,推薦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以圈子為推薦平臺最為有效。當然,還有其他的推廣方式。
總之,這種新穎的推廣方式是建立在圈子效應上的,在圈子里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除此之外,一個圈子要想有恒久的生命力,共同的興趣,趨近或者相同的價值觀是必要的條件,在這一點上K友匯值得很多同行效仿學習。
K友匯群的革新點在于:帶動了大批互聯網行業從業者,讓他們相互交流,從而產生了圈子效應。圈子效應一旦爆發了,自然帶動了經濟的蓬勃發展。
K友匯群的交流渠道是純互聯網化,這是K友匯最重要的革新之處,也符合互聯網時代下的特點。因為傳統背景下的圈子往往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時間上不重合,圈子就無從談起,圈子效應就更不會產生。
K友匯將圈子純互聯網化則完全突破了傳統的圈子,擴大了交流的半徑。當一個圈子在一個人群中產生了影響力,圈子的邊界就會不斷擴大,其影響力將不可估量。
當然,K友匯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創造一個純互聯網交流環境,幫助互聯網人士更快捷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還有一個傳統圈子很難突破的點,那就是社交與商業相混淆。
在人們的認識范圍里,社交自然是離不開商業的,否則其社交的意義將不存在。但如果社交與商業接壤,必會影響社交的效果。
這就好比,一個人迷上了一部電視劇,從第一集看到了第十集,看得正起勁,突然第十集完了,要想看第十一集,就必須得看一小時的廣告,那此人必定捶胸頓足,恨得牙癢癢,脾氣暴躁者甚至有將電視砸壞的沖動。
其實,一切的圈子最終都會落地到資源對接、價值交換上,也就是商業化,這是一個圈子能夠產生長遠影響的關鍵。
6.互動思維—互動出真知
定義:互動思維的核心含義是“交流”。無論是產品商與用戶的交流,還是產品商與產品商之間的交流,都離不開互動。互動的意義在于,從這個過程當中獲得用戶的反饋信息或者同類產品的信息,從而用來改造自己的產品。
思維模式:“輸入—反饋—輸出”。
分析:對于一款新產品,一經上市便注定要經歷市場的考驗。
用戶用了這款產品的感覺怎么樣?他們有什么需要提出的意見?市場的反饋是怎么樣的?這都需要一個平臺供他們相互探討交流,產品的管理者才能及時獲取反饋信息,并按照市場的反饋來優化用戶體驗。
這就是互動思維的價值所在。互動思維是建立在用戶思維的基礎之上,互動的真正意義在于聽取用戶的反饋意見。
在這方面,小米手機公司做得相當好,大致有如下幾點:
1.小米公司的微博營銷、公關、客服等都由自己來做,而不是外包。這就能有效保證和用戶之間的零距離溝通。
2.小米論壇的用戶參與度也就是活躍度很高,論壇上的小米發燒友不斷對產品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各種交流批評,這對小米發現發燒友的需求很重要。同時,小米會對發燒友提出的意見進行大數據分析,然后不斷優化產品。
3.小米創始人雷軍本身就是擅長并且注重互動思維的人,他雖然每天要忙于各種事務,但依然會掛著米聊和用戶互動。正是因為雷軍注重互動思維,小米公司的幾大創始人都注重和用戶之間的互動。
4.小米公司擁有強大的售后服務,呼叫中心的員工多達400人。用戶如果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只要即時撥打電話,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F如今,市場上不少手機品牌的售后服務是很差勁的,用戶在購買產品之后基本上就與產品商失聯了。手機出現了問題得不到解決,用戶的流失只是早晚的問題。除此之外,小米公司的售后服務與小米的產品研發工程師在一起辦公,因為售后部門經常接到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需要得到產品研發工程師的幫助才能解決。
5.小米有專門的微博營銷人員,他們其實也是技術研發工程師,只要微博上有用戶反映手機的問題,他們便會第一時間予以解答。百度問問也有專人負責。不論是老用戶咨詢小米手機的使用問題,還是準用戶因想購買小米手機而進行咨詢,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解答。
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小米營銷之所以成功在于互動思維。小米公司和用戶的互動性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參與其中,就等于千萬人在同時改進同一款產品,這種力量有多么強大可想而知!
“用戶即上帝!比魏我环N產品都是面向市場,面向廣大用戶的。
如果產品上市之后,品牌便脫離了與用戶的互動,干起獨立封閉的所謂創新來,那么這款產品遲早會被大眾淘汰。因為它是不符合自然發展規律的。
古時即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一說。一款產品要想得天下,首要者必須得民心。只有真正掌握了用戶的心,才能做出用戶們內心真正需要的產品。
為了加強聯通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性,中國聯通于2013年4月推出了微信客服。
不論用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通過微信客服得到解答。事實上,國內很多企業都在微信上開通了微信客服,目的皆在提高與用戶的互動性。
互動活動已成為商家吸引人氣的常用手段。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大街上逛的時候,常常會看到三大通信運營商在街頭搭臺搞現場互動,并贈送給現場參與者禮品。雖然說最終贈送的手機、卡都需要錢來購買,但是在互動的過程中還是會贈送一些免費的小禮品。
為了把現場弄得更火爆,主持人會想出各種辦法來吸引人氣。這一方面能為通信運營商打出廣告,另一方面使用促銷手段也能獲得一定的收入。
與粉絲互動常常是名人擅用的提高人氣的做法。
著名作家陸琪就常常在新浪微博與粉絲互動:粉絲只要轉發他的微博,便有機會獲得一系列的獎品;一個有名的出版社微博也提出:只要轉發此微博,便有機會獲得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
凡此種種,皆基于互動思維。
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網站推出自己的互動獨門秘籍:網站抽獎活動、免費禮品或贈品贈送活動、低價優惠活動、各類比賽等,這些活動都是建立在與用戶互動的基礎之上的。
網站抽獎活動是目前一直很流行的一種互動方式。
360積分商城就推出了好幾種抽獎活動。360安全衛士的會員注冊、升級都可以獲得積分,而且每天進入360積分商城進行簽到也能獲得積分,這種積分的累積可以兌換實物或者虛擬獎品,最重要的是還可以用來抽獎。
360積分商城看似是為用戶提供的一個積分兌出的平臺,實際它是一棵搖錢樹。
360積分商城與眾多商家進行合作,尤其是游戲商家,只要玩游戲便可獲得積分。這是一種免費思維下的收費模式。
禮品的價值不需要多大,關鍵在于能讓那些忠實的潛在客戶獲得這些禮品。像那些經常逛積分商城、經常抽獎且黏性強的客戶,完全可以培養成為真正的客戶,讓他們獲得獎品是一件很劃算的事情。
商家會經常設計一些與商品有關的簡單比賽、游戲或者活動,然后鼓動顧客來參加。舉辦比賽的成本并不高,主要是提供獲獎者的獎金或獎品,還有宣傳比賽的費用。
但是通過比賽或者活動,商家可以收集到大量顧客的信息。而且,這些參與活動的顧客都是很有可能成為商家的客戶的。
論壇是互動的最佳平臺。近年來,國內的各類網絡論壇就像雨后春筍,聚集了一批又一批的關注者,這些極具互動性的圈子每天都在產生各種各樣的新鮮想法。尤其是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論壇,互動性的意義是非常大的。某些大型論壇甚至有主導輿論方向的能力。
以天涯論壇為例,很多影響全國的熱門事件的導火索就出現在這里。往往一個用戶在里面發了一條非正常的新聞,就會引起圍觀,繼而產生很大的影響力。
在互聯網時代,閉門造車早已成過去時,不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企業,都需要突破自身的局限,與他人或者用戶進行互動、探討。“互動出真知”,這話是沒錯的!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