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節 前言
-
放棄是一門孤獨的人生哲學。人都是有貪欲的,他們總在積極地向外索取更多的東西,未得到的尚不滿足,試問又怎肯放棄已有的呢?
但是,有時候放棄即得到。如果你不肯放棄開車的舒適和便利,那么你就不能體驗步行的踏實與從容;如果你不肯放棄美味的零食,那你就不能收獲曼妙的身材;如果你不肯放棄在小城鎮的安逸生活,那么你就體會不到在大城市為了夢想而打拼的快樂。
人亦如此,心中的貪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欲望與執著,使我們一直受縛。執著于名與利,執著于一份痛苦的愛,執著于一個幻美的夢,執著于空想的追求。數年光陰逝去,才嗟嘆人生的無為與空虛。我們總是固執得失去理性,由“我想做什么”到“我一定要做到什么”,理想與追求反而成為一種負擔。冥冥之中似乎有人舉著鞭子驅使著我們去追趕,到頭來,也不過空留“夸父追日”的落寞。
人生在世,有許多東西是需要不斷放棄的。在仕途中,放棄對權力的追逐,得到的是寧靜與淡泊;在生意場中,放棄對金錢無止境的掠奪,得到的是安心和快樂。古人云:無欲則剛。這其實是一種境界,一種修養。
如果不是應該擁有的,我們就要學會選擇和放棄。放棄,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放棄意味著永遠不再擁有;但是,不會放棄,最終將一無所有。這是生命的無奈之處。幾十年的人生旅途中,會有山山水水,也會有風風雨雨,有所得也就必有所失。只有我們學會了放棄,我們才會擁有一份成熟,才會活得坦然、充實和輕松。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