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節 身陷絕境的尼克松
-
當聯邦調查局首次與國際恐怖主義正面交鋒之際,一場權力角逐幾乎撼動了美國政府的根基。在法律天平的一邊站著美國總統,而另一邊是聯邦調查局。
“聯邦調查局好景不長了,約翰,”1973年3月1日,尼克松對白宮顧問約翰•迪恩說,“好景不長了。”
讓尼克松感到恐懼的是,在L.帕特里克•格雷的提名聽證會上,后者向參議院提供了聯邦調查局關于水門事件調查的有關檔案。尼克松一直以為,格雷非常想要得到這個職位,所以一定會答應白宮的一切要求,包括對水門事件進行遮掩。
“天哪,”總統咆哮道,“他一定是瘋了。”
泄露這些秘密就像把劍親手遞給自己的敵人,無異于拱手交出自己的權力。尼克松當然知道聯邦調查局的檔案里都記了什么,因為9個月以來,格雷向約翰•迪恩提供了所有文件的副本,其中包括白宮蓄意妨礙司法的證據。
尼克松認為自己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開始暗中計劃破壞對格雷的提名,以重新掌控聯邦調查局。尼克松的計劃十分冷酷無情。他打算向外界透露,聯邦調查局曾經在肯尼迪總統和約翰遜總統任職期間濫用權力,包括對馬丁•路德•金實施竊聽。剛剛上任的司法部國家毒品信息辦公室負責人威廉•沙利文向迪恩匯報了上述活動的有關細節,而后者又將其轉告尼克松。白宮準備向參議院司法委員會透露這些情況,屆時,格雷不僅會遭到參議院的質詢,而且無法作出任何正面回應。借用約翰•厄立克曼的話來說,他將“在風中慢慢消逝”。等到格雷的提名功虧一簣,總統就可以選擇更加忠于自己的人來執掌聯邦調查局。
1973年3月13日,迪恩提出,此事應當由威廉•沙利文出面。尼克松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
“沙利文提出了一個條件,他想要回到調查局。”他說。
“這不算什么。”尼克松回答。
但是,當總統在白宮秘密籌劃之際,兩名聯邦調查局特工拿著格雷交給他們的政治武器來到參議院的會議室。
在司法委員會中,唯一一個愿意閱讀水門事件調查檔案的人就是內布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崇尚法律與秩序的羅曼•魯斯卡。聯邦調查局特工交給他26卷厚厚的材料,還有對此案的概述和分析。從下午4點到晚上10點,魯斯卡一共花了6個小時瀏覽這些檔案,并得出了最終結論。調查局特工安吉羅•拉諾向上級匯報:“迪恩向我們說了謊。”他還私自藏匿水門大廈竊賊霍華德•亨特辦公室保險箱內的材料。當時,向聯邦調查局說謊可以被判處5年監禁。
聯邦調查局的一名水門事件調查員將這一信息透露給了西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羅伯特•伯德。伯德一直對格雷的提名公開表示反對,現在他有了充分的理由。1973年3月22日,伯德毫不諱言地質問格雷:迪恩是否欺騙了聯邦調查局?
格雷回答:“我的結論是,這種說法很可能是正確的。的確如此,先生。”但是,格雷沒有提到,他銷毀了迪恩從保險箱里取出的文件。
當格雷作出了不利于迪恩的陳述后,總統的手下立即在橢圓辦公室內召開會議。厄立克曼向總統報告,司法委員會主席、聯邦調查局在國會最好的朋友、密西西比州參議員詹姆斯•伊斯特蘭推遲了這次提名聽證會。“格雷死定了,”厄立克曼告訴總統。“他竟敢指責您的顧問是騙子。”霍爾德曼插言。“他當然死定了,”迪恩說,“我真想一槍打死他。”說到這里,大家笑了起來。這是白宮的錄音帶上錄下的最后一次笑聲。
4月15日星期天晚上,厄立克曼打電話到格雷的家中,告訴了他一個壞消息。面對格雷的指控,為了保住自己,約翰•迪恩決定向聯邦大陪審團透露這起事件中最陰暗的秘密。“顯然,迪恩已經決定全部招認,”厄立克曼告訴格雷,“他們問了他很多問題,其中之一就是他交給你的檔案袋。”
格雷頓時大驚失色。“這下該怎么辦?”他說。“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否認這件事。”
兩天以后,在馬克•費爾特的授意下,聯邦調查局的水門事件調查員敲開了白宮的大門。“我非常擔心,”厄立克曼告訴總統,“聯邦調查局向白宮保安發出了傳票。”調查局想要得到一份1972年6月18日有權進入白宮人員的名單。
尼克松:天哪。
厄立克曼:他們到底要干什么?
尼克松:當時我們在哪里?
霍爾德曼:什么時間?
尼克松:呃,6月18日。
霍爾德曼:6月18日。
厄立克曼:就是進行竊聽的那一天……哦,也許是亨特的保險箱。
我敢打賭,這件事一定跟亨特的保險箱有關。
尼克松:我需要你們提出建議。
霍爾德曼:我們還需要司法部部長。
尼克松:我需要一個新的聯邦調查局局長。
格雷向司法部部長克蘭丁斯特承認,4月26日,他銷毀了水門事件的證據。司法部部長立即打電話給總統。“這真是愚蠢至極,”尼克松說,“他必須立即辭職。”
格雷在聯邦調查局代理局長的位置上一共待了361天。現在,他的前途一片黯淡。他面臨著長達數年的刑事調查。他甚至考慮過自盡。在他的余生中,格雷一直為此感到深深的羞愧。
馬克•費爾特認為自己即將成為聯邦調查局局長。然而,他開心得太早了,他的代理局長只當了3個小時。隨后,尼克松提名共和黨事務總管、環境保護局局長威廉•D.拉克爾肖斯擔任聯邦調查局局長。環境保護局剛成立不久,負責管理美國的自然資源。對于所有當事人來說,總統的提名決定都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但是,在與拉克爾肖斯長達一個小時的談話過程中,尼克松情緒激動,極力堅持自己的決定。
“我從來沒有見過總統這樣不安,”拉克爾肖斯回憶道,“我甚至擔心他的精神有些不太穩定。”
兩人最終達成一致:由拉克爾肖斯在短期內代理調查局局長,在此期間,尼克松將另外物色一位更加合適的繼任者。對拉克爾肖斯來說,總統的這場面試已經十分艱難,而他第一天上任的情形更加糟糕。在他的辦公桌,即胡佛的辦公桌上,有一封馬克•費爾特及其高級助手寫給總統的親筆信,對他的提名表示抗議。“這不是針對我個人的,”拉克爾肖斯說。“他們認為,讓一個鳥類觀察家接替胡佛的職位,是一種不合適的做法。”接著,拉克爾肖斯接到命令,匆匆前往司法部部長的辦公室參加會議。“迪克•克蘭丁斯特憤怒地宣布格雷辭去了職務,”拉克爾肖斯說道,“他對此感到極為憤慨。”
幾天以后,費爾特的命運徹底結束。
尼克松認定,費爾特就是為5月11日星期五早晨《紐約時報》第18版報道提供消息的線人。這篇報道詳細記錄了尼克松授權聯邦調查局從1969年起對總統助手和知名記者展開的基辛格竊聽行動,這對尼克松政府造成了毀滅性打擊。
“費爾特,每個人都知道他是一個該死的叛徒,給我小心盯著他,”次日,尼克松對自己的新任幕僚長阿爾•黑格說道,“他必須得離開……”按照總統的指示,拉克爾肖斯命令費爾特離開聯邦調查局。在辭職前,費爾特披上“深喉”的外衣,與《華盛頓郵報》記者鮑勃•伍德沃德秘密會面。費爾特說,總統本人就是水門陰謀的主要策劃者。
為了找到威廉•沙利文從總部偷走的基辛格行動的錄音和節略,聯邦調查局展開了瘋狂的搜索。5月11日,聯邦調查局特工對沙利文、霍爾德曼、厄立克曼和約翰•米切爾進行審問。米切爾向聯邦調查局撒謊,稱自己沒有批準實施竊聽,但他知道這些行動。
“我們開展了一場危險的游戲”,而它們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我上任第二周的星期六,調查局在約翰•厄立克曼的保險箱里找到了這些記錄,”拉克爾肖斯回憶道,“我派出一名特工前往白宮看管厄立克曼辦公室里的記錄和其他文件。當總統拽住他的衣領問他在那里干什么時,這名特工感到大為震驚。”
這場為了掌握政府控制權的混戰愈演愈烈。在水門事件的聽證會上,參議院歷盡周折,從尼克松的手下那里獲得了駭人聽聞的證詞。各大媒體在顯著位置刊登了有關事實,其中大部分消息都來自聯邦調查局。最終,這些信息就像涓涓細流匯聚成河,其力量足以摧毀堅硬的頑石。在水門案件聯邦大陪審團和公訴人的支持下,聯邦調查局的調查員們展開了一場維護法治與妨礙司法之間的斗爭。在法律的庇護下,調查局對尼克松政府造成了巨大的破壞,而這正是左翼激進勢力夢想已久的結果。
美國總統的地位已經岌岌可危。
- 最新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
- 發表書評 查看所有書評
-